各有关单位:
按照国家、省有关做好住房发展计划编制工作部署,现将《铁岭市2025年度住房发展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铁岭市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2025年3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铁岭市2025年度住房发展计划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动房地产市场结构性供需匹配,稳定市场预期,完善“保障+市场”的住房供应体系,以政府为主保障工薪收入群体刚性住房需求,以市场为主满足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特编制此计划。
一、基本原则
坚持完善保障和市场两个体系,更好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
坚持统筹增量和存量,提高质量。积极适应居民住房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着眼于全周期、全过程、全链条,满足居民对住房设计、房屋质量、设施配套、环境空间、物业服务、交通便利等方面的多维度品质需求,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坚持“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根据住房现状、人口变化、产业布局等确定住房需求,推动土地供应、金融财政资源配置科学合理,实现住房结构性供需平衡。
二、发展目标
推动全市商品住房可售库存去化周期回到12-18个月的合理区间,尽快提高住房保障能力水平,逐步构建商品住房结构性供需匹配的新格局。
三、发展计划
(一)商品住房市场
1.住房需求。结合人口流动、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存量住房和存量土地等潜在供应情况,综合近年来商品住房网签销售数据走势,预计2025年度全市商品住房需求4775套、48.82万平方米,其中铁岭县1100套、12.2万平方米;开原市1350套、11万平方米;昌图县580套、7万平方米;西丰县400套、4.2万平方米;调兵山市500套、5.77万平方米;银州区455套、5万平方米;清河区330套、3万平方米;铁岭经济技术开发区60套、0.65万平方米。
2.供应。2025年,全市商品住房计划新开工项目4个,建筑面积15.56万平,均为已供地未开工项目。结转在建未预售商品住房项目5个,建筑面积14.52万平方米。
地区 |
新建项目 |
在建未预售项目 |
项目名称 |
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 |
项目名称 |
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 |
铁岭县 |
沣林居二期 |
2 |
银泰城市 公元二期 |
5.65 |
富力四季半岛四期 |
2 |
天坛府 |
8.93 |
开原市 |
|
|
坤鹏翡翠湾 |
3.5 |
金辉六期 |
1.27 |
森桦玖樾里二期 |
1 |
昌图县 |
首席府邸二期 |
2.75 |
金穗家园 |
3.1 |
(二)保障性住房供应
2025年,全市计划收购1071套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重点保障新市民、青年人、低收入家庭、引进人才等人群。其中,铁岭县109套,开原市71套,昌图县223套,西丰县233套,调兵山市105套,银州区260套,清河区53套,铁岭经济技术开发区17套。
发放租赁补贴1720户。其中,开原市150户,昌图县38户,西丰县720户,调兵山市352户,银州区390户,清河区50户,铁岭经济技术开发区20户。
(三)老旧小区改造
2025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分为两部分:一是2024年结转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8个(银州区23个、开原市15个)、改造面积157.93万平方米、涉及居民21465户;二是2025年新增老旧小区改造项目60个(西丰县6个、昌图县12个、调兵山市6个、开原市11个、银州区10个、清河区6个、开发区9个)、涉及居民19149户、改造面积162.96万平方米,预计年底前全部完工。
四、工作措施
1.积极用好国家、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努力推动市、县商品住房去化周期保持在12-18个月合理区间。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实现商品房销售网签全覆盖,严格落实预售资金监管,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保交房建成交付,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积极发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资需求。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重点整治房地产开发、买卖、租赁、物业等方面乱象。
2.完善“保障+市场”体系,从实际需求出发科学配置要素资源,更好实现供需平衡。持续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吸纳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继续通过新建、购买和改造等方式筹集公共租赁住房房源,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农民工、新就业高等教育毕业生、住房困难家庭、住房困难职工及引进人才的住房需求。
3.坚持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居民住房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提升住房宜居环境。加大对老旧小区改造的长效管理治理,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获得感,做到“改造一个、管好一个”。
4.围绕建造好房子,鼓励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顺应人民群众对改善居住条件的新期待,从隔音、绿色、智能、无障碍等方面入手建设“好房子”。建议合理设计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等规划标准,适度降低商业配套比例、提高车位配比;提倡“人、车、非机动车分流”,固定车位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统筹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停放设施;加强立面檐口、窗套、线脚、空调及设备格栅等细节设计,提高外装饰材料品质;适当增加楼间距,提倡户型方正、南北通透布局;增设全龄友好的室内外健身活动空间,同步配建学校、养老托幼、党建活动室、社区食堂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材及室内配件采用耐腐蚀、耐久性能好、密闭性能好的材质,配备智能门禁、视频监控、求助报警等系统,安装电气设备保护装置。此外,提倡建设一定比例的精装房为有拎包入住需求或无时间精力装修的购房户提供更多选择。
国家“好房子”标准出台后,我市将全面推进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