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铁岭市数据局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9日
张瑞委员:
《关于进一步优化铁岭市营商环境的几点建议》已收悉,经商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人社局等相关部门,现就提案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产发展的“土壤”,是区域竞争的重要“软实力”,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按照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暨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动员大会部署要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局性、基础性、根本性的重要任务,用将心比心的态度,马上就办的速度,办就办好的力度,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着力解决企业关心关注的实际问题,持续推动我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升级。
一、精准服务企业需求,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
通过完善“项目管家”制度,构建“项目管家+园区”、“公共管家+企业”服务体系,依托“政企直通车”平台精准对接市场主体需求,动态更新惠企政策数据,提供点对点帮扶,切实解决企业急难问题。同步深化“双进双促”行动,优化政企互动机制,动态调整干部企业绑定关系,建立常态化诉求筛查督办机制,对跨部门复杂问题联合市委组织部召开协调会,通过定责、定时、定效方式推动积压诉求高效办结,形成“诉求响应-协同处置-跟踪问效”闭环,全面提升涉企服务质效,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持续开展产业对接工作,已与沈阳建立了产需对接长效机制,全面梳理头部企业采购标准,继成功对接沈鼓集团、特变电工的基础上,针对域内、外企业对接需求,已开展各类产需对接34次,推动企业新增订单3.3亿元。依托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契机,开展线上线下政策宣传6次,走访企业200余次,累计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项目94项,帮助企业争取资金2000余万元。
二、全面深化改革,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综合窗口改革部署,多措并举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全市综合窗口由4417个压减至1997个,压减率为54.79%,工作人员由5738人精简至2807人,压减率为51.08%。组织市、县两级自查验收,市级及7个县级政务服务中心平均得分94.63分,事项进驻率、服务质效显著提升,群众满意度达99.98%。联合市纪委监委实施“清风窗口”动态调整机制,退出并递补窗口各109个,同步开展典型宣传,选树先进个人15名,推广创新举措13项,制作“微视频”10部。在铁岭政务服务网站上线了210项“都市圈通办”事项,包括不动产、住房公积金、医保、社保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同时,专区还提供了详细的办事指南和在线咨询服务,帮助办事群众更加方便快捷地完成各类政务服务事项。
三、强化要素保障,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开展“千亿送贷行动”。与邮储银行铁岭支行积极配合,区分不同类型经营主体,积极发挥各类融资产品优势。结合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工作,将分型分类结果应用于授信评价、金融产品匹配、预授信等,聚焦“成长型”“发展型”和“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创新“量身打造”专属信用融资产品,探索推出创业贴息融资产品,召开政银企对接暨专题送贷活动16场,共邀请323户经营户参加,全年投放贷款20.87亿元,惠及经营主体5654户。2025年“千亿送贷”行动拟投放贷款17亿,惠及经营主体3100户。二是完善落实人才政策。2022年我市出台了《实施“辽北英才”计划助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新政当中的青年人才集聚政策对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校毕业生给予相应补贴,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从2023年开始,在铁企业中毕业两年内、新入职,且缴纳社会保险的博士、硕士和本专科生,给予生活补贴、住房补贴和购房补助。对生产加工型企业,按照企业新入职、签订劳动就业合同、缴纳社会保险的产业工人(年龄不超过30周岁)数量,予以用工补助,补助期限3年,补助标准1000元/年/人。对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能源、原材料等领域的重点企业,全职引进域外高层次人才(普通高校博士研究生或拥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30%给予一次性补助。引导技工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建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站),结合企业培养需求开展订单定岗定向培训,提高人岗匹配度。
四、完善基础设施,全力优化产业布局
深入园区开展服务诊断。联合辽宁数能、安新自动化、北京华信瑞德等国内知名服务机构入企开展线下数字化诊断服务,规上企业服务诊断率已超过50%。持续开展企业培育指导。围绕数字化、工业企业产品等方面,组织企业家到沈阳、营口等地区考察学习,开展线上服务指导,已围绕制造业精益管理案例、工业企业能源数智化解决方案、绿色节能低碳等方向开展线上培训5次,培训160人次。
五、完善沟通机制,提升综合监督质效
一是举办“政企面对面服务零距离”系列恳谈会,自2023年起,已成功举办33期“政企恳谈会”,邀请608位企业家代表参会,认真倾听企业心声,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二是设立营商环境问题投诉中心,2025年以来受理投诉举报事项48件,组织召开两期营商环境问题协调会,推动解决银泰公司等企业问题,协调拨付历史欠款2514万元。三是深入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指导各监管部门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系统,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匹配检查人员,规范日常监管行为,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问题发生,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减轻经营主体负担。四是积极推进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专业领域监管有机结合,根据经营主体不同信用风险等级,合理确定抽查比例和频次,科学配置监管资源,实施差异化监管,使监管对违法失信者“无处不在”,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五是加强违法失信管理,规范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行政处罚信息的管理,将相关失信信息及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社会公示,强化对失信经营主体的惩戒。
下一步,我们将以“环境立市”为核心,拿出更大的决心和更硬的举措,锚定目标,持续用力,全面加力,通过推进综合窗口改革,开展规范涉企执法、涉企问题清理等专项行动,聚力打造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规范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诚信开放的人文环境,更好地服务铁岭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全面振兴。
感谢您对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铁岭市数据局
2025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