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942088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推进创建贴近百姓生活互联网服务平台的提案

来源:铁岭市数据局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9日

于海洋委员:

  提出的关于推进创建贴近百姓生活互联网服务平台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互联网+服务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已广泛应用于政务服务、医疗健康、教育、养老、消费等多个领域,显著提升了社会服务效率与普惠性。市数据局以铁岭市政务服务网站为载体,坚定不移地推进“一网通办”工作来加强“互联网+”服务建设,有效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办事便利的需求,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切实让百姓和企业有获得感。

  一、强力推进高效便民事项“网上办”

  1.互联互通,开启不动产登记综合服务新模式

  工作中,我们注重通过“一网通办”的开展来优化模式。不动产登记系统、公积金系统与税务系统的数据实时交互与联通,实现了不动产登记、公积金的办理、税款缴纳的互联互通互办综合服务的再升级。通过线上数据实时互交与线下综合业务联办,开启了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新模式,解决群众办理公积金贷款、不动产登记、缴纳税款往返多跑路的问题,市民提取住房公积金,无需再跑银州区、新城区、开发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几个地方开具无房证明,通过信息实时共享,在不动产登记与公积金、税务“一网通办”一个联办窗口,就可以办理公积金抵押、注销、不动产登记、完税等业务。

  2.选准契点,推动网办在乡村普及

  铁岭市是农业人口占比较高,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登记缴费业务高峰期,与强势推进的“一网通办”不期而遇。为了让更多的农业人口接受“网办”新生事物,享受“网办”便捷快速。我们组织对县(市、区)及乡镇村业务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及实地指导让“网办”在乡村得到普及。

  3.面向基层,提升政务服务网覆盖广度

  以开展向乡镇赋权工作为抓手,以乡镇综合执法权限试点为契机,结合驿站点位的实际情况,在调兵山将政务服务网专线延伸到乡镇(街道)、村(社区)、机关单位和重点企业,连通163个业务节点,62处驿站点位,涵盖民政、农业、市场等11家行政单位,涉及低保优抚、涉农惠农、市场准入等领域的209项高频可办事项清单已经全面实施。74名业务主管等各项配置均进一步优化。重点点位按照“十统一”建设标准完成升级改造。线上以政务服务网的延伸实现了全市通办,线下以驿站窗口为依托,打破原有城乡界限和街区限制,企业和群众可以选择任意一个驿站提出申请,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全域通办”。

  4.升级平台功能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利用网络技术铁岭政务服务网站上线“无障碍”功能,开通了网上适老化读屏、文本、放大、缩小、文字提示等各类辅助功能。开通“人脸识别”、“远程导办服务等,通过使用“音视频+桌面共享+远程控制”方式为办事人提供帮办、代办服务,为各类群体提供更多“智能化”服务。

  5.强化政务服务数据安全保障

  按照《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文件要求,将政务数据按敏感程度分级(如公开级、内部级、机密级),明确不同级别数据的存储、传输和使用规范。核心数据仅限政务专网传输,禁止互联网导出。建立责任追溯机制,推行“数据使用留痕”,记录数据调用者、时间、用途,确保责任可追溯。

  二、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推进“互联网+”服务再上新台阶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政务数据共建共治共享,在统一目标的统筹协调下,进一步破除在不同层级、地域、部门、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重点强化与人相关的政务数据共建共治共享。提升部门间数据共享程度。围绕政务数据,建立共享清单制度,明确负面清单,明确数据共享种类、标准、范围、流程等,强化数据使用规范化程度。

  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注重数字政务治理的法治化建设,完善法律与行政制度,不断完善政府监督制度。通过合理运用大数据时代的工具,分析行政行为的数据痕迹,形成数字政务建设准备阶段、执行阶段、评估阶段、创新阶段的有效监督机制,实现数字政务创新建设的全流程监督体系。

  铁岭市数据

  202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