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铁岭市民政局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民建铁岭市委员会:
您提出的《关于构建优质高效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关注关心养老服务工作,并提出了具体、中肯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发展,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合理布局养老服务设施,平衡城乡养老服务差距
一是“十四五”期间印发了《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铁政办发〔2021〕15号)、《铁岭市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方案》(铁市民〔2022〕31号)《关于做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移交与管理工作的通知》(铁市民〔2021〕75号)等文件,落实养老服务设施分区分级建设要求,自然资源部门在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村庄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坚持把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新建居住(小)区配套建设,按照套内建筑面积不低于项目总建筑面积的2‰的标准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并做到“四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二是加强农村特困供养机构维修改造。十四五以来民政部门加强对农村特困供养机构资金投入,累计对农村特困机构投入维修改造资金1200余万元,对全市14所农村特困供养机构基础设施进行了提档升级,新增护理型床位400张,提高了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和照护能力。三是为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机构,为民办养老机构发放运营补贴和责任保险保费补贴,十四五以来累计下拨运营补贴资金1922万元,机构责任保险保费补贴212万元,有效降低了机构运营风险,民营机构得到快速发展,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二、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养老护理人才培养
一是完善培训措施。将养老护理员、健康管理师等职业工种和老人陪护等专项工种纳入政府补贴目录,加大养老服务人才补贴力度。培育养老护理员等相关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14家。建立养老服务人员培训补贴长效机制,养老机构可申请开展企业新录用职工岗位技能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技师培训,对培训合格获得相应证书,将给予300-6000元不等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二是提升技能水平。遴选铁岭卫生职业学校为全市承担政府补贴项目的培训机构,鼓励各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养老服务类技能培训,全年,开展养老服务培训500人次以上。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职工考取养老护理员等级证书,全市可开展养老护理员、健康管理师等工种评价的社会评价机构2家。积极推荐铁岭技师学院、铁岭卫生职业学院申报国家级(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提升康养培训基础能力。鼓励老年服务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入职养老服务机构,符合条件的给予一次性4万-6万元入职奖励。三是加强人才选拔。开展养老服务人员职业技能竞赛,对获奖选手予以奖励,并晋升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2024年,市民政局会同市人社、市总工会组织全市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共有50名选手参与竞赛,获优胜奖及以上选手共25人。2024年,在全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中,我市选手获得健康照护项目银牌,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提能,推动全市养老护理人员技能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完善医养合作机制,推进医养结合发展
一是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促进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优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管理,以支持乡镇卫生院拓展服务内容,转型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为重点,推进全市医养结合工作发展,探索“卫生院+养老院”服务新模式,将乡镇卫生院发展医养结合与“3年建强20家中心乡镇卫生院”民生实事项目相结合,充分发挥改造补助资金效益,完善机构基础设施、更新诊疗设备的同时,将闲置房屋进行适老化改造,增设养老床位,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截至2024年末,全市有医养结合机构12家,其中,乡镇卫生院举办医养结合机构4家。2024年,昌图馨慈医院被评为辽宁省中医药健康养老基地。二是强化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合作。贯彻落实《铁岭市关于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实行签约服务实施意见》精神,按照《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服务指南(试行)》,指导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规范开展多种形式的签约合作,由签约医疗卫生机构为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预约就诊绿色通道、上门巡诊等服务。
四、推进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发展智慧养老服务
一是积极建设发展“5G+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市民政局与通信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发建设铁岭市“5G+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系统建成后,配合相关硬件设施,能够实现老人日常生活“智能化”、老人身体状况“云监控”、呼叫服务“不出门”、突发状况“早预警”等智慧化服务,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能力,方便老年人日常生活。让老年人体会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二是搭建铁岭市养老服务机构智慧消防安全综合监管平台,系统建成后,将通过“线上技防、线下人防”的双防模式,实现养老服务机构消防安全隐患实时监测、精准发现和闭环整改,做到“设施故障有报警、制度落实有提示、出现险情有响应”,提高民政部门行业监管效率。
五、完善养老服务评价机制,开展服务质量评估
一是我市印发《铁岭市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方案(试行)》,开展我市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从机构的设施设备、运营管理等方面开展评定,从高到低分为五个等级,经过评定,目前我市养老机构评出四星级2家,三星级7家,二星级17家,一星级20家。我市将进一步加大等级养老机构培育力度,提高等级评定的参与度,助力养老机构不断提升标准化、专业化服务管理水平。二是进一步加强养老机构安全监管,联合市公安、住建、市场、消防等7部门共同印发《铁岭市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办法(试行)》(铁市民发〔2024〕2号),明确各部门监管职责,从养老机构审批、日常安全监管等各个环节明确管理责任,推进各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建立各部门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的养老机构安全监管体系。
六、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2025年我市将启动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工作,在规划编制中将增加农村养老服务设施作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乡镇、村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二是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探索“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实习实训”养老服务人才培育模式,推行新录用岗位技能培训、新型学徒培训、技师培训,实现教学培养与就业用人有效衔接。支持养老服务机构申报国家级和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技能人才按程序申报建设技能大师工作站,按照有关规定获得一次性奖补。定期举办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完善并落实获奖选手奖励、技能等级晋升等政策,提升养老服务人才职业尊崇感和社会认同度。三是扎实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支持二级及以下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不饱和的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优化调整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延伸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指导各地积极申报“两重”项目,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进一步增加医养结合服务供给。做好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服务供需对接,深化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协议合作,做实合作机制和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铁岭市民政局
2025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