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942076号提案的答复: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留铁来铁就业创业的提案

来源:铁岭市人社局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李晓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留铁来铁就业创业的建议》收悉,经商各有关部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持续优化人才环境

  市委、市政府始终将人才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深入落实人才强市战略,持续推进政策协同创新。一是坚持政策引才,加大“辽北英才”人才政策宣传力度,落实“青年人才”普惠制生活补贴、安居保障补助和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等补贴政策,用更加灵活的政策和机制引才、聚才、留才,全年计划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10人以上。二是依托“铁岭人才学院”,紧扣“五个基地”建设产业布局,探索人才、科创、教育协同发展铁岭模式,统筹人才服务与企业服务、高校成果转化与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训赋能与企业赋能,建设铁岭校友会,畅通高校资源利用渠道,在市外资源富集地区挂牌建设一批铁岭离岸创新基地、铁岭就业引才服务基地,联动人才科创教育,培育复合型人才和优秀企业家,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三是深入实施“万名学子留铁来铁”专项行动。打造“揽才入铁岭创未来”人才工作品牌。加大青年人才集聚力度,拿出50个市直事业编制,面向国内、国外重点院校开展优秀青年人才招聘,储备优秀青年人才。持续打造“铁岭就业引才服务站”品牌,充分发挥校内宣讲阵地作用,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广泛吸纳人才,全力打造辽北地区人才集聚高地。

  二、关于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做大吸纳就业“蓄水池”

  让青年好就业就好业,关键在积极开发高质量市场化岗位。一是锚定铁岭“五个基地”建设目标定位,围绕我市先进制造业、传统产业升级、新质生产力发展及新建续建项目,努力创造更多适合青年群体的高质量就业岗位,让青年所学所长与就业岗位“双向奔赴”,实现用人所长、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全年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不少于1万个二是发挥民营经济主体就业主渠道作用,深入实施“春暖辽沈·兴企护航”保用工促就业助振兴专项行动,持续开展“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充分运用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辽宁小微企业名录系统”等,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对用人单位新招用符合条件人员就业的,及时落实各项就业政策,以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全年实现释放惠企减负政策红利6000万元以上。

  三、关于加大基层岗位开发力度,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加力城乡基层岗位挖潜扩容,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拓展城乡基层就业空间。一是公务员考试录用事业单位招聘向基层倾斜,2025年全市公务员考试录用事业单位招聘共提供岗位1044个,其中县以下(含县级)岗位862个、占比82.6%二是推进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壮大富民产业,创造更多家门口就业机会,挖掘和宣传乡村青年人才的先进事迹,让更多的青年人才看到在乡村也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回到家乡就业创业。三是适度扩大2025年度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规模,引导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到乡镇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帮扶乡村振兴工作全市全年吸引5000名左右高校毕业生来铁回铁就业创业。

  四、关于强化公共就业服务,营造拴心留人氛围

  市人社部门持续厚植优化就业生态,加快提升青年群体就业服务质效,让每一位青年人都有通过自身辛勤努力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一是组织开展“振兴有你·就有未来”高校毕业生留铁来铁就业专项行动,全链条开展10项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落实“1311”实名服务,确保全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达到90%,跟踪回访率、提供服务率达到100%二是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成才、技能报国”行动,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提供技能提升培训评价2000人次以上。三是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投身创业实践,构建“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创业活动”四创联动的支持体系,打造创业“源”助平台,协助对接青年人才激情创业谷等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创业项目信息发布、政策扶持、专家指导等服务,不断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四是强化兜底保障,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等困难高校毕业生建立台账落实“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准帮扶,对市场化渠道难以就业的通过公岗予以兜底安置确保有就业意愿的困难高校毕业生100%实现就业。五是加强就业权益维护,严厉打击涉就业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消除就业歧视和不合理的就业限制,更好支持青年就业成才。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关乎家庭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下一步,市人社局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主动作为,着眼青年群体的需求和特点,加强各类政策资源整合协同,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渠道,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留铁来铁就业创业,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感谢您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铁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