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铁岭市教育局办公室邱泓锦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5日
刘兰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市教育局主要做法
一是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途径。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开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政课程,把学生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爱国主义教育要求细化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融入中小学各学科课程设置之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二是讲好中国故事,重点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故事。通过上好“疫情防控科普课”、“立德树人立志课”、“健康成长心理课”、“勤俭节约美德课”,加强社
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活动,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各地区、各学校充分重大节日、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用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形成的宝贵教育资源,认真组织开展以“强国有我”“弘扬抗疫精神”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使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所展现出的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精神和中国担当,充分激发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
三是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活动。组织广大中小学生参加国家、省“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华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中国诗词大会”“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新时代好少年”等活动。开展线上清明祭英烈活动,组织广大师生线上开展公祭、瞻仰纪念碑、祭扫烈士墓等纪念活动。深化文明校园创建活动,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创作体现爱国主义精神、正确价值导向的原创校园文化精品力作。面向师生广泛宣传国旗升挂、国徽佩戴、国歌奏唱礼仪,认真组织升国旗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强化国家意识和集体观念。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分清善恶,自觉抵制损害国家荣誉的错误言行。各地各校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宣传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注重激发师生爱国情感,使爱国主义成为每个人心中的坚定信念和精神力量,引导师生把实现个人理想融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市教育局组织相关部门认真学习了代表提出的建议,根据具体问题,下一步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针对“灌输式说教多,体验式感知少”的问题,加强学生沉浸式学习过程。充分发掘我市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讲好铁岭爱国主义故事,因地制宜地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依托我省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等“六地”红色文化资源,着力开发研学课程,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使学生深刻领会红色资源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
二是针对“应景式活动多,渗透式养成少”的问题,全方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开展。做到主题活动有提升度、宣讲分享有辐射度、长效深化有持久度,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作用,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系统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
三是针对“传统教育内容多,时新教育内容少”的问题,构建经多元化爱国主义教育机制,把爱国主义内容融入党日团日、主题班会、班队会以及各类教育活动之中。针对不同年龄、学段特征,制作推介体现爱国主义内涵、适合网络传播的音频、短视频、网络文章、微电影等。积极运用微博微信、社交媒体、视频网站、手机客户端等传播平台,着力构建校园网络新媒体传播矩阵,全方位开展网上爱国主义教育。
四是针对“校内教育多,家庭、社会配合少”的问题,坚持内外联动,将挖掘校内资源与运用社会资源相结合。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让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文化基因、传统美德观念植根于家长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加强《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工作,全面开设家长学校,积极统筹协调校外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组织亲子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氛围。
铁岭市教育局
2023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