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铁岭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4日
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贵团体提出的《做强“铁岭大米”区域公共品牌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发展现状
2008年,原国家工商总局授予“铁岭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又获得了原国家质检总局授予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2022年水稻播种面积56万亩,产量6.3亿斤,“铁岭大米”品牌中的产品品牌如“绿荷”“铁稻”“明曦”“秋谷坊”“开宝”“昌源”“嘉强”“新昌源”等品牌得到了一定的宣传推广,“铁稻”“秋谷坊”“绿荷”等品牌在广州高端米业大会及沈阳国际农博会上获奖,一批有机、绿色、富硒产品品牌更是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二、存在问题
在“铁岭大米”品牌的建设中,也确实如王超委员所提出的那样,存在诸多的问题。一是品牌叫的出却叫的不响。“铁岭大米”品牌与知名的五常大米、盘锦大米、黑龙江大米等相比,名气实在太小,品牌价值也相差悬殊;二是品牌在推却推的不广。目前“铁岭大米”品牌的宣传推介只限于传统的方式,或是与其他品牌捆绑宣传,或是与其他品牌打包展示,突出的品牌形象没有做过精心设计;三是销售渠道在拓却拓的不宽。铁岭大米的销售模式多数还是以传统的为主,少数有一定的电商销售创新,但多数还只停留在线下推销为主;四是品牌产品品质在保却保的不够。“铁岭大米”地理标志商标用的不规范,用的不广泛,质量监督检验还有漏洞。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品牌意识有待提高。
三、重点工作
(一)树典立范强引领。积极推荐全市的优质大米品牌参加省、国家的知名品牌、百强品牌、名优品牌的评比,推荐大米企业参加国内国际大型展会的优质特色品牌创优活动,培养和打造一批省级、国家级优质大米品牌,树立大米产业标杆,引领全市大米品牌的健康发展。
(二)打造品牌扩影响。积极运用省、国家的主流媒体及新媒体宣传推介“铁岭大米”品牌,在央视频道黄金时段播放铁岭大米名片,扩大品牌影响,提升知名度。制作铁岭大米宣传片和短视频,生动再现铁岭大米的优质特色。举办铁岭大米品鉴会,提升市民的鉴赏度。推荐优质产品品牌参加国内国际品牌推介会,提升国内认识度和美誉度。印制《物美铁岭》口袋书,深耕铁岭大米的历史文化,讲述“贡米”的由来,以丰富的文化底蕴支撑品牌的悠久历史,提升品牌价值。
(三)创新业态拓渠道。组织全市优质大米品牌企业参加国内、国际农交会、农博会、农食展等,展示展销铁岭大米,拓展铁岭大米品牌的市场空间,拓宽销售渠道。举办铁岭美食节、丰收节等大型活动,招商八方来客,品铁岭米香,洽谈生产加工合作。积极打造5G云播电商基地,开辟云上展示展销大厅,让更多优质品牌大米得到更好的宣传。
(四)科学研发育优品。鼓励企业依托铁岭优质稻米种植产业资源,自主研发胚芽米、高γ-氨基丁酸大米和营养强化米。同时依托铁岭市优质稻米种植产业资源加工方便食品,建设包含自动化炒制、低温速冻、无菌包装、智能控制冷库的冷冻炒饭生产线,开发品类多样、食用方便、美味可口的冷冻炒饭系列产品。以铁岭大米的精深加工推动铁岭大米产业的健康发展,以系列产品的研发,增强产品品牌的市场辨识度和竞争力。以数字化赋能推进稻米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实现生产、加工全过程的智能化、可视化,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品牌市场竞争力。
(五)安全溯源提品质。加强水稻科研政策支持,对优良新品种的开发和运用给予政策性补贴,鼓励种植企业积极参与有机水稻、绿色水稻申报,对有机、绿色单品给予政策性奖励,引领水稻产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推进铁岭大米产品的溯源登记,让更多有益健康的铁岭大米进入农产品专供渠道,提升消费者的认可度和信赖度,让“铁岭大米”品牌产品成为最放心的健康农产品。
四、工作措施
(一)加快培育主体
加快培育壮大农事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铁岭大米品牌创建主体。做大做强铁岭大米加工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大米重点龙头企业技改扩建、上市融资,积极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年产值过5000万元的大米品牌企业。大力扶持农民稻米专业合作社发展,深入推进国家级、省级示范社创建,鼓励农民合作社以品牌为纽带,开展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入股,结合农村土地确权,依法有序推进土地向拥有铁岭大米品牌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二)加大政策扶持
市政府要设立品牌建设专项扶持资金,各有关部门要整合相关各类专项资金适当向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倾斜,充分利用水稻种植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等国家政策性补贴,支持铁岭大米等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形成示范引领效应,对取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论证的大米品牌企业给予政策性补贴。各县(市)区政府也要加大对铁岭大米品品牌建设的扶持力度,对获得国际金奖、国家级和省级知名品牌的企业给予政策扶持。
(三)加强科技创新
鼓励大米品牌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和先进设备,开展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加强产学研联合,鼓励农事企业和大专院校开展深度合作,联合建立研发机构,联合开展科技创新,支持龙头企业设立博士工作站,充分利用现代数字化手段,在产品开发、创意设计、用户体验、市场营销等方面加强创新,满足多样化消费新需求。支持有基础、有条件、有意愿的大米品牌企业上市融资,改善资本结构,做大做强品牌大米企业,不断提升大米品牌的生机与活力。
(四)抓好品牌服务
各级农业部门要强化铁岭大米品牌建设工作的管理服务和技术指导,开展好大米品牌建设培训工作。各县(市)区政府开展以稻米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为主要培训对象的农产品品牌创建培训工作。聘请农产品品牌专家讲解品牌农业产业价值再造、农业企业品牌化战略价值体系,传统农业的文化发掘与品牌化等,解答品牌建设中的疑惑,拓宽大米品牌建设思路,进一步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品牌意识,增强品牌建设能力。要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建农产品品牌提供更多领域和更有效的服务。注重发挥大米协会、联盟等社会专业组织在大米品牌整合、行业自律、创建区域公用品牌的作用。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密切协作配合,共同推进铁岭大米品牌建设工作。
铁岭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