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30日
A类
同意公开
铁市农函[2021]31号
对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842066号《关于打造铁岭饲料产业集聚区》提案的答复
杨东一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铁岭饲料产业集聚区》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饲料生产企业总体情况
全市共有饲料生产企业57家,饲料添加剂和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企业7家,浓缩配合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45家,单一饲料企业5家,年生产能力340万吨,全年生产浓缩配合饲料99.17万吨,产值29.24亿元,单一饲料140.6万吨,产值36.71亿元,其中年生产1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有14家,年生产10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有2家。年生产10万吨以上的单一饲料企业有3家,分别是九三集团铁岭大豆科技有限公司,产量101.75万吨,产值28.56亿元,辽宁益海嘉里地尔斯淀粉科技有限公司,产量16.64万吨,产值3.81亿元,国投生物能源(铁岭)有限公司,产量22.12万吨,产值4.30亿元。
二、发展情况
1.饲料加工行业总体呈增长趋势。到目前为止,我市畜禽饲养量已稳步回升,猪饲养量616万头,同比增长20.3%,牛饲养量76万头,同比增长19%,羊饲养量63万头,同比增长8.6%,禽饲养量10969万头,同比增长11.2%。饲料加工行业市场发展前景良好,同比2019年,浓缩配合饲料产量增加23.7万吨,产值增长6.57亿元,单一饲料产量增加28.75万吨,产值增长7.25亿元。另外规模化养殖趋势推动饲料普及率的提升,进一步促进饲料行业规模的增长。
2.小型饲料企业逐步退出市场。到2020年全市饲料加工企业57家,累计减少29家,小型饲料企业已主动或被动的退出市场。随着养殖业规模化程度的大幅提升,饲料企业利润率进一步降低,这一趋势将延续甚至深化。大型饲料加工企业积极向下游养殖业延伸,逐步延长产业链,养殖业规模化进程加速,饲料生产商集中度提高,饲料行业面临进一步的集中整合,促使饲料加工行业集中度提升。
3.产品向“绿色、高效、安全”方向发展。养殖模式与养殖环境的多样化,消费者对畜产品需求的多样化,国家对饲料添加剂“禁抗”“减抗”管理的规范化,给饲料加工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积极动力,饲料产品向绿色、高效、安全方向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1.饲料加工企业规模化程度不足。辽宁省有805家饲料生产企业,沈阳207家,大连125家,鞍山86家,锦州74家,四个市企业总数占全省的61 %,我市只有57家。全省产能在10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共255家,主要分布在沈阳(95家)、大连(25)家、鞍山(55家)、锦州(20家),占全省产能10万吨以上企业总数的76.5%。我市的饲料加工企业生产能力不足。
2.饲料资源问题形势严峻。随着饲料原料市场和国际接轨,饲料原料受国内外总体形势的影响价位变化波动较大。20年玉米价格上涨,豆粕价格上涨,蛋氨酸价格上涨,饲料企业始料未及,采购困难的同时,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成本压力。饲料原料中植物蛋白原料80%依赖进口,随着养殖业和饲料工业持续发展,大宗饲料原料的供求矛盾将进一步加剧,饲料原料价格不断上涨、波动更加频繁是必然趋势。
3.科技创新依然不足。饲料生产企业科研与技术推广结合不紧密,成果转化速度慢,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研发工作滞后。未来五年,随着现代养殖业加快发展,饲料工业科技在提高饲料利用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节能减排等方面面临艰巨的任务。
4.政策环境有待优化。饲料行业盈利水平逐年下降,不仅影响饲料工业和畜牧业发展,还会传导至消费市场,导致畜产品价格上涨。此外,饲料工业还面临抗风险能力薄弱,技术改造滞后,用地难,用电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制约行业转型升级。
5.饲料工业生产方式亟待改观。饲料行业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调整问题,饲料产量增速减缓,企业利润进一步挤压。饲料生产企业低成本运行、产品高效率利用将迎来挑战。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快推进现代饲料工业发展。一是鼓励企业采取联合、兼并等方式扩大分公司数量,加速企业区域布局,提高行业集中度。二是通过招商引资和优惠政策吸引大型饲料加工企业到铁岭建厂,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三是打造“饲料设备生产加工产业园区”,集中行业内优势企业落户园区,打造东北地区的产业集群。利用产业集群的优势和影响力,促使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链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更好的为相关行业提供优质的配套服务。
2.支持饲料企业发展多元化经营的产业模式。推动大型饲料生产企业向饲料原料生产、畜牧水产养殖、畜产品加工等领域延伸产业链。加强饲料兽药管理人才储备,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管理、经营管理等方面水平。鼓励饲料企业推进“厂场对接”销售模式,推广散装运输和板仓储存。大力发展全价配合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二是引导企业改造饲料生产流程、创新营销渠道、提高服务质量。引导龙头企业发挥互动作用和产业集群优势,实现“公司+养殖合作社+家庭农场”、“公司+基地”、“公司+养殖场”、“总公司带分公司”等多元化经营的产业化模式。最终达到原料供给、饲料生产、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多元化经营和产业化运作的巨型企业集团。
3.支持饲料企业积极参与“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发挥资本、人才和管理优势,打造养殖业服务平台,推动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一站式到位。鼓励饲料企业利用“互联网+”,实现远程技术服务、远程诊疗、网上销售,推广“厂场对接”、压缩经营环节。在原料采购、生产加工、质量控制、产品销售、服务客户等方面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推动全产业链发展。鼓励饲料企业积极参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向饲料原料生产、畜牧水产养殖、畜禽屠宰、食品加工等领域延伸发展,通过股份合作等方式与养殖场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在促进养殖产业链整合、推动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4.鼓励企业科技创新产品研发。鼓励饲料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开发安全、营养、环保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加强对酶制剂、微生物制剂、植物提取物等新型饲料添加剂研发、生产与应用,全面替代或限制抗生素的使用。提高不同饲料产品在机体内的利用率,达到节能减耗,环保高效,减少畜禽粪便污染对环境影响。针对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和一县一业发展规划,开发特色饲料产品,如反刍饲料、宠物饲料和特种经济动物饲料,拓展饲料工业发展空间。
5.全面构建诚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构建饲料行业诚信体系,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支持饲料企业为养殖场户提供专业化服务和融资担保支持,在养殖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饲料加工企业生产经营不合格产品或有不良记录的,增加其违法成本,在贷款、融资放面给予限制,在行政审批和相关责任人员从事饲料行业方面给予限制,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铁岭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