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0日
关于对政协市八届三次会议第832113号提案的答复
王立忠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我市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铁岭市畜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您提的提案很好,对稳定发展我市生猪养殖、加快发展现代化畜牧业、促进畜牧业改革创新很有指导意义。
一、大力推进畜禽标准化建设。围绕“调结构、稳增长、转方式、保生态”发展思路,加快恢复生猪生产。一是大力推进昌图县、开原市和铁岭县3个主产县生猪养殖规模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加快补齐短板,生猪养殖规模化率每年至少提高5个百分点。二是加大重大项目引进力度,力争再引进1-2家种养加一体化大型猪企,加快生猪产业向全产业链、一体化、深加工、生态环保方向发展。三是加快推进牧原、温氏等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尽快开工建设,达产达效,让大企业、大集团成为养猪业新的增长点。四是逐步调减适养区内散养密集区乡镇(村)的生猪养殖总量,积极推动生猪产业向环境承载能力强、区位优势突出的乡镇(村)转移。五是综合施策、多方发力,除农民自养自用外,加快散养户及小规模养殖户退出养殖业步伐,缩小散养比例,实现生猪养殖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生态并举转变。2020年,生猪出栏达350万头,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水平。到2021年,生猪生产恢复正常,生猪出栏达400万头左右。到2022年,生猪年出栏稳定在500万头左右。
二、进一步加强动防体系建设。动物防疫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生猪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要加强队伍建设,开展动物防疫技术培训,提高动物防疫队伍的素质。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落实工资待遇和补助标准,稳定防疫队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处置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快速反应能力。
三、加大畜产品监管工作力度。切实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一是切实加强兽药饲料奶站监管,从源头上保证畜产品安全。对全市60家饲料企业、493家兽药经营企业和9家奶站切实加强监管,从原料购入、生产加工、产品流向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督检查,指导饲料企业按照饲料标准进行生产,坚决保证蛋白质、能量、微量元素等含量,不添加违禁物质和药品。全市493家兽药经销店全部实现二维码认证,认证率100%,铁岭市辖区内所经营的兽药从采购、入库、经销、库存等环节实行全程可追溯,确实保证兽药质量,从源头上保障了用药安全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对奶畜养殖场、生鲜乳收购站、运输车开展巡查检查和监督抽查、严厉打击无证收购、运输生鲜乳和非法添加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扎实推进监管信息化、常态化、精准化和散养户养殖规范化,保持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高压态势,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二是科学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确保全市无畜产品安全事故发生。市级完成农、畜产品例行监测和风险监测数量各400份,合格率均在98%以上。县级完成农产品质量监测数量2500份,畜产品例行监测和风险监测数量3000份。三是开展生猪屠宰企业清理整顿工作,确实保障肉品质量安全。按照《2019年辽宁省屠宰行业专项清理整顿暨肉类食品安全建设年实施方案》文件要求,各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生态环境等部门联合开展全面审核清理,摸清底数、列出清单、限期销号。各地结合落实非洲猪瘟检测要求,对生猪屠宰企业进行全面清理,对未取得排污许可证、不符合动物防疫要求的企业一律立即停产整改。对整改不达标的21家企业,依法取消定点屠宰资格,予以关停整改。经最终审核确定,全市有49家生猪屠宰企业取得排污许可证,并得到农业部备案和公示。
四、深入实施科技兴牧战略。加大畜牧业养殖新技术推广普及力度,全面落实科技兴牧战略。一是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全面推进畜禽养殖抗菌药物减量使用,实施促生长抗菌药物退出计划,推广智能养猪装备,提高生产经营效率。示范区内畜禽养殖场达到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实现品种优良、技术先进、设施完备、管理规范、生态循环、产品安全。二是加强非洲猪瘟防控技术研究,总结推广适合本地区实际的生猪生物安全防护、清洗消毒等实用技术,积极探索复养模式,指导养猪场(户)科学恢复生产,强化从业人员技术培训,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养殖技术人才。
五、 深入实施品牌战略。牢牢把握全国现代畜牧业发展大势,按照“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运输,冷鲜上市”的原则,着力做大做强一批品牌影响力大、牵动能力强的龙头加工企业,加快建设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生态畜牧业。一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努力打造畜禽产品精品名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围绕肉牛产业,建设以西丰中敖为核心的肉牛产业基地;以昌图曙光集团、昌图九星集团、昌图国美集团为龙头,打造生猪生产基地;以开原嬴德集团、胜利牧业、凯祥鸭业、清河润霖为龙头,打造肉禽生产加工基地。辽宁嬴德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辽宁曙光农牧集团有限公司、铁岭润霖食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铁岭九星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开原胜利牧业有限公司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辽宁国美牧业有限责任公司、铁岭辉发农业发展集团、铁岭东大集团东大牧业有限公司、铁岭市大牛乳品有限公司、大成农牧(铁岭)有限公司、调兵山市宏大肉禽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开原市凯祥鸭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原市亚辉禽业有限公司、铁岭经济开发区永鸿牧业有限公司、铁岭市兴旺嘉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辽宁佳缘农牧集团有限公司、中敖西丰清真食品有限公司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昌绿有机猪肉产品”和“雨润牌低温肉制品”获得国家和省名牌产品称号。二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完善电商公共服务和仓储配送体系建设,发挥供销社农产品流通主渠道的作用,重点推进了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冷链物流建设和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逐步完善农村物流体系。铁岭九星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说明:在品牌注册的过程中,经咨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管理科了解到“42°铁岭”商标不能注册,原因是带有纬度的字样不能作为商标使用,县级以上城市名称不能作为商标使用,意味着“42°铁岭”品牌不能注册。
铁岭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