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九届人大六次会议第961003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加强红色资源建设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

来源:铁岭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7日

郭旭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红色资源建设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加强红色资源挖掘和保护,共同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

  近年来,铁岭市不断加强对红色遗址的保护修缮工作,通过数字化展示、场景复原等方式增强互动性,充分加强红色资源保护、规范红色基地建设、强化日常管理和运行。例如:铁岭县依托铁岭雷锋纪念馆、任辅臣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带动周边的红带沟满族民俗村、河夹心红色文化村等乡村强化红色引领,促进乡村振兴,做大做强县域的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开原市投入资金对原有红色展馆改造、展品布设及新展馆建设等;昌图县大架子山景区复建了四平战役临时指挥所,以照片、实物、模型、布景等方式,反映了东北民主联军在四平攻坚战中的战斗历程;西丰县在营厂乡原辽北第一党小组(实妙村)原址复建了联北第一党小组史实陈列馆,围绕“城子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建设了城子抗山联一军三师史实陈列馆、城子山抗联雕像纪念广场等8处抗联红色遗址;调兵山煤矿工业遗产群,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发展的红色基因。

  二、开发红色文化品牌,做好文旅融合的拓展。

  铁岭市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明显的铁岭红色文化IP。有反映革命历史、革命精神的东北抗联一军三师西丰城子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旧址、中共满洲省委开原支部党史陈列馆、走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展馆等红色场馆;有缅怀、激发爱国主义情感的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安业民烈士纪念馆、铁岭雷锋纪念馆等各类纪念馆。

  开原市深入挖掘安业民烈士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务实打造庆云堡镇果蔬产业联合党委“党群共富”等活动样板;昌图县泉头镇党群教育剪纸基地教学点将剪纸艺术与党性教育深度融合;西丰县打造“城子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第一书记小院”两个现场教学点,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调兵山大冮村红色支前文化党史馆挖掘的真实故事曾以话剧的形式登上舞台,引得新华社等央级媒体争相报道;银州区充分挖掘银冈书院、龙首山等文旅片区资源优势,进行红旅融合的初步探索;清河区依托资源禀赋,打造“清河水库——清河电厂——广东山村”红色文旅融合路线。

  三、利用科技手段营造红色文化生态,提升文旅融合体验。

  积极探索红色旅游数字化转型,借助VRAR等先进技术,对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等红色景点进行数字化展示。下一步,铁岭市博物馆将引进AI馆员,AI馆员是博物馆自己设置的一站式的、智能的、对话式的AI助手,AI馆员通过智能问答人机对话的方式,为不同的场景与问题提供统一的智能服务。AI馆员与通用大模型不同的地方,首先是有自己的知识库,可以针对博物馆场景和具体的、专业问题进行咨询。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完成场馆馆藏、位置导览等具体业务。

  四、推动红色文旅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我市全面推动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融合发展,开启“红色+N”模式,营造红色旅游氛围,丰富红色文化旅游体验,让“吃、住、行、游、购、娱”围绕红色文化旅游展开。依托剧团推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红色文化作品,文旅集团以“曲艺为媒、文旅共舞”创新理念,联合曲艺团队倾力打造红色主题“二人转”文旅演艺项目,扩大红色文化旅游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银冈书院等红色景区利用特殊的纪念日、节假日,组织开展红色文化宣讲活动;打造汤牛堡革命传统教育村、五角湖廉政文化村等特色红色文化村,实现红色文化沉浸式体验;推动红色文化和剪纸、石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融合,4月,以“红色印记·非遗传承”为主题的党史宣传与非遗文化展示体验活动走进清河区,活动通过“非遗技艺+党史版画”展示展演、宣讲,推动红色文化、非遗文化走入基层,深入人心。

  铁岭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5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