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人大九届四次会议第941017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加快培育壮大新农人队伍的建议

来源:铁岭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7日

刘桂贤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培育壮大新农人队伍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石。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农业农村局聚焦政策引导、制度创新,大力推动乡村人才培,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持续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一)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

  近年来,我市根据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实施方案,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带头人、种养加能手、返乡入乡创业创新者、乡村治理和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聚焦全产业链技能水平提高,加快培育高素质农民队伍。

  一是精准遴选培育对象。以县域为单位,通过产业需求调研,围绕区域产业规划布局,紧密围绕产业发展需要遴选培育对象,紧贴产业人才需求实施培训。二是按需确定培训课程。遵循立足产业需要、满足农民需求、培训高质高效的原则,结合各地主导特色产业,在产业周期内分段组织集中培训、实训实习、参观考察、生产实践和跟踪服务,开展全产业链培训。三是推行线上线下融合培训模式。依托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等在线学习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考核,鼓励农民自主学习。四是开展典型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加大对高素质农民培育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五是支持农民提升受教育水平,支持更多高素质农民用好高职扩招、“一村一名大学生”等政策,不断提升学历层次。

  近三年我市共培育高素质农民2687人,培育工作集中在铁岭县、昌图县、西丰县、调兵山市、清河区,培育方向包括玉米、水稻、设施蔬菜、柞蚕、果树、农机、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等内容。高素质农民学员在线评价率、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

   (二) 实施乡村经营管理人才培训计划

  进一步加快培育乡村产业振兴人才队伍,夯实乡村产业振兴人才基础,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力度,2022年开始实行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每年推荐40人以上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参加全省集中培训。

  着力打造一支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相适应,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方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为全面推进我市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三)实施乡土人才培育示范计划

  将乡土人才纳入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工程,通过远程教育、集中培训等多种教育培训方式,促进乡土人才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鼓励我市服务乡村振兴急需紧缺的、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积极参加省里和其他部门举办的高级研修班。

  二、 畅通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评价机制,会同市局,在全省范围内率先组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资格评审认定工作,以人才评价牵引乡村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在年铁岭县、昌图县试点基础上,于年印发《2023年铁岭市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资格评审方案》,在全市广泛深入推进。经过实地考察、公示等程序,共评审出粮食作物种植类、经济作物种植类、养殖类、农业机械化类、农产品加工类、农产品流通销售类、农村经济组织类、种子生产经营类共8类乡村高级农艺师16名、乡村中级农艺师50名。乡村初级农艺师由各县(市)区按照本区域发展实际自主申报和评审,共评审出各类乡村初级农艺师309名。

  三、不断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印发关于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贯彻落实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的实施意见》《铁岭市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选办法》《铁岭市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指导文件,明确认定及评选标准,开展“空壳社”清理,大力提升合作社发展质量,扩大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由数量增长向量质并举转变。

  为引导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市、县农业农村部门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每年组织家庭农场主、合作社理事长和镇村农经干部等,参加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专题培训和研讨交流,宣讲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听取和征求家庭农场、合作社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交流发展建设中好的做法和经验,现场答疑、解惑。

  建立市级新型经营主体辅导员队伍,印发《铁岭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管理制度》,共选聘市级辅导员55名,为每个省级以上示范社配有辅导员跟踪服务举办家庭农场主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对100名市级市级示范家庭农场主进行培训,促进我市家庭农场健康有序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力度和精度,继续开展乡镇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培训和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工作,持续壮大乡镇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挖掘培养更多更高层次乡土技能人才,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智力支撑

  铁岭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