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人大九届四次会议第941012号建议的答复:关于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建议

来源:铁岭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7日

尊敬的王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市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关心,提案中所提的建议,对我市进一步培育农业专家人才,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借鉴意义。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打好打赢三年行动攻坚战,助力现代农业及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结合我市实际,计划采取如下政策措施

  一、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雁归计划”。鼓励各地多渠道招录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采取招录、调剂、聘用等方式引进大学生。进一步加强选调生到村任职、“双一流”人才到基层挂职锻炼工作,扩大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规模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计划,依托高等职业院校,根据乡村振兴需求开设涉农专业。支持村干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农民工等,采取在校学习、弹性学制、农学交替、送教下乡等方式,就地就近接受职业高等教育,培育一批在乡大学生、乡村治理人才。到2025年,实现每村一名大学生,覆盖率达到100%。

  二、实施高层次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助力行动”。聚焦“现代农业及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建设,引进博士后来铁岭挂职,解决乡村振兴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铁岭市人才学院为载体,发挥铁岭市引才大使作用,柔性引进高校院所、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和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借助高校院所人才、智力、技术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依托与省农科院“院地合作”平台,组建6支专家服务团队,引进农业专家60名以上,重点扶持村集体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0家以上,开展现场指导、技术培训和技术普及。采取“带土移植”方式一体引进农业项目、团队和技术,实行“揭榜挂帅”以高端项目引进高端人才。开展农业科技特派团活动,引进农业专家、教授,助推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农业科技重点领域,构建择优评选、项目支持的农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培育机制,定期评选“辽北英才”农业领域优秀专家和青年拔尖人才,每批评选农业人才不少于四分之一。

  三、实施外出人员返乡创业“领航计划”通过建立域外人才库、举办座谈会恳谈会、联谊联欢、走访慰问、家乡行等多种方式,与域外人才建立联系,吸引更多能人回乡创业,领航乡村振兴。按照《铁岭市鼓励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工作方案》,扶持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引导致富能手、外出务工人员、退役军人在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和一村一品、农村改革、村社合一、乡村旅游、农产品电商等领域返铁创业就业,推动铁岭市“四区引领、五村示范”工程。计划建立“返乡创业联谊会”7个、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106个,吸引和扶持返乡创业就业人员6650人。

  四、实施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发挥好党校(行政学院)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突出政治引领,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重点,立足“一域、四带、百村”乡村建设,提升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治理等能力,开展乡镇党委书记培训、村党组织书记培训,提升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水平。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模式,将党校(行政学院)的教育资源延伸覆盖至村和社区。市委组织部每年培训乡镇领导干部300名。县(市)区委组织部每年对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培训一次,实现全覆盖。可依托当地特色的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合作社等现有场所挂牌建立村干部实训基地,每个县(市)区建立1个。

  五、实施乡村经营管理人才培训计划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每年推荐40人以上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参加全省集中培训。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重点面向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民,分层分类分专题开展培训,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职业经理人和高素质农民队伍,全市每年完成培训400名以上实施家庭农场主素质提升计划,对纳入名录的家庭农场主开展轮训,重点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每年培训100人。

  六、建立乡村工作干部培养锻炼制度。坚持和完善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派驻村总数不少于全市村总量的三分之一,计划选派干部800余人。完善县级以上机关、事业单位年轻干部在农村基层培养锻炼机制,有计划地选派县级以上机关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挂职,多渠道选派优秀干部到农村干事创业,乡镇领导班子中年轻干部比例达到30%。

  七、实施技能培训赋能乡村振兴行动。开展农村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根据农民工求职意愿和技能需求,动态调整补贴培训目录,发挥职业院校等定点培训机构作用,采取送培训上门方式,提高培训精准性。强化在岗农民工技能培训。支持在岗、转岗农民工广泛参加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技师培训,精准满足企业用工需求。提升农民工创业能力。支持准备创业和创业初期的农民工参加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能力。支持农民工参与职业技能评价。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按规定落实职业技能评价补贴和技能提升补贴等政策。全年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3000人次以上。

  八、畅通和完善乡村人才评价机制。畅通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成长渠道,对于长期在县乡及以下农业农村一线和各类涉农企业从事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取得农业系列副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条件的可推荐申报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职称;畅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大户、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生产经营主体中农业技术人员的职称申报渠道,对于长期扎根基层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农业技术人员,加大爱岗敬业表现、实际工作业绩和工作年限等评价权重,可适当放宽学历和任职年限要求。建立和完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评价机制,开展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资格评审认定工作,围绕种植类、养殖类、生产经营类、农产品加工类、农产品流通销售类、农业机械化类等专业类别,打造一批符合本地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的乡村人才队伍。每两年评审乡村初、中、高级农艺师150人左右。

  感谢您对乡村人才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对我市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给予关注支持。

  铁岭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