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852006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加快产业发展步伐促进乡村振兴的议案

来源: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02日

  

铁市农函﹝2021﹞23号

对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852006号建议的答复

周雪雁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产业发展步伐促进乡村振兴的议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农业农村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开展龙头企业认定和监测工作,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队伍。全市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2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33家,市级龙头企业25家。2020年,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7户,营业收入实现216.3亿元,同比增长9.2%。二是全力发展粮油、畜牧、特色产业三个产业集群。依托全市粮油资源禀赋,向优质、专用、高效多用途方向发展,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发展食用、饲用、轻工原料等精深产业。加强生猪、肉牛、肉鸡屠宰及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推进关键技术应用和新产品研发,做强畜牧产业。充分挖掘特色农业资源禀赋,研发休闲食品、功能性食品等,发展特色产业。三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围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引导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组建要素优化配置、生产专业分工、收益共同分享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全市已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个,争取上级资金780万元。

  (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一是狠抓基地建设。通过打造高标准农田、发展设施农业等措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为农产品加工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稳定的原料保障。二是强化科技创新。引导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自建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建研发机构,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核心竞争力。三是发展品牌农业。全市以“两品一标”为基础,着力推进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的农产品品牌体系创建。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铁岭市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品牌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目前,全市绿色食品认证总数44个,有机农产品认证总数8个;全市共有铁岭大米、铁岭榛子、西丰梅花鹿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9个;铁岭大米、傅家花生、西丰鹿鞭等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共有“曙光”“嬴德”“羽叶”“北绿”“美麟”“鹿源”等中国驰名商标6个;“曙光”“润霖”“美麟”“绿荷”等一大批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获得辽宁省著名商标称号;“嬴德”鸡肉熟制品、“东升”冷鲜蔬菜、川顺果蔬速冻品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品牌效应不断扩大。

  (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稳步发展。近年来,我市不断拓展农业多样功能,实现一二三产业横向融合。重点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创意、教育、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田园综合体、休闲农业等项目建设,挖掘利用农业新的附加功能,拓展农业增效增收空间。打造了当铺屯、象牙山、白鹭洲等休闲农业精品线路。截止2020年底,全市共建成各类农产品电商平台9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2家;各类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632家,省级特色旅游乡镇7个,省级星级农家乐19个,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二、围绕推动我市乡村产业发展,我们将着力做好的几项工作

  近年来,围绕乡村产业发展,我们虽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正如您在建议中所指出的,我市在乡村产业发展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之处。结合我市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和您所提的建议,为进一步加快我市乡村产业发展步伐促进乡村振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一是科学制定产业规划。高标准编制《铁岭市“十四五”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根据全市地形地貌和产业基础,将全域空间规划为粮畜生产、特色农业、都市农业、生态农业等“四大功能区”,科学布局主导产业。同时,聘请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为我市编制《铁岭市农产品加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依托我市农业产业基础和优势,重点培育粮油、畜牧、优势特色等“三大产业集群”和 玉米、油料、生猪、肉鸡、鹿、榛子等“十大产业链”。二是加大惠农政策争取力度。要积极向上争取国家、省强农惠农政策,了解吃透用好国家、省强农惠农政策,特别是要用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东北地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部等部委及省级相关部门出台的各项强农惠农和资金支持政策。同时,针对国家、省强农惠农政策支持方向,引导各县(市)区做好申报项目包装,争取更多强农惠农政策和项目资金投入。三是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要加大市、县财政向农业倾斜力度,确保财政投入与农业产业发展目标任务相适应。要强化支农资金监督管理,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要开拓投融资渠道,健全农业产业投入保障机制。要用好县域经济等发展专项资金,使其发挥最大效能。四是加大社会资本投入引导力度。要建立完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担保贴息、民办公助、风险补偿等政策,撬动更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要鼓励各金融机构积极创新农业供应链融资产品,有效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供应链核心作用,满足供应链上下游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的融资需求。

  (二)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一是调整种植业结构。要坚持“一减两稳三增加”原则,在铁岭县、开原市、昌图县的近郊平原地区重点发展设施蔬菜;在远离城区的平肥地块要重点发展非转基因大豆;在昌图西北地区重点发展花生;在山地丘陵地区重点发展杂粮;在东部深山区重点发展中草药材和食用菌。同时,要加快引进名特优农作物新品种,提升品种品质,发展工厂化育苗和绿色栽培。要加快榛子、彩色苗木等特色产业发展,榛子要向多品种、多口味方向发展,彩色苗木要向新奇特和培育大苗方向发展。要整合种植业结构调整补贴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重点向新建项目区倾斜。二是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要加快推进生猪产业规模化水平,重点支持适度规模养猪场改造升级,科学引导饲养规模小、标准低、环保能力差的养殖场(户)退出养殖业。同时,要加快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和生态畜牧业发展,要依托饲料资源、秸秆资源,不断扩大牛、羊、驴草食畜牧业养殖规模。此外,也要抓好梅花鹿等特色产业发展。三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要加强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制定园区发展规划、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要包装储备一定数量的项目,瞄准全国乃至世界农产品加工业的领军企业,加强招商引资力度,落实“飞地经济”政策。要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要把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列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要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和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

  (三)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产业发展。一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种植业要以“三品一标”为抓手,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支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森林生态标志产品等申请认证和扩展,要着力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养殖业要加快推进标准化养殖和生态畜牧小区建设。二是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抓好农业品牌创建工程,推进铁岭农产品品牌体系创建工作,培育形成一批在省内、国内乃至国际有较高知名度和良好声誉的铁岭农产品品牌。要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这篇文章,加快铁岭榛子、西丰梅花鹿等“铁岭区域品牌”创建,努力将其打造培育成辽宁区域品牌。要支持企业、合作社筹建铁岭品牌农产品网上商城和在全国建立铁岭品牌农产品展销中心。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实施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完善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和强制扑杀补助政策、经费保障机制,实现动植物检疫防疫联防联控。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名录制度,明确监管对象,掌握监管重点,做好“非洲猪瘟”防控。要加强农产品、畜产品检测能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高基层监管能力。同时,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加快一二三产业纵向融合。培育壮大重点龙头企业,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农业企业发展壮大,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产业链延伸,发展农产品储藏保鲜、筛选分级、清洗烘干、包装贴牌等产地初加工。围绕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三篇大文章和推进壮大、改造、赋能、引育、重组、研发“六个一批”要求,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和农业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服务等一体化发展,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农业产业链增值能力,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二是促进一二三产业横向融合。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创意、教育、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挖掘利用农业新的附加功能,拓展农业增效增收空间。三是完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政策。完善新增建设用地保障机制,将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确定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支持金融机构开展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订单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深入推进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切实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问题。四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返乡创业园和田园综合体,将其打造成为新产业新业态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切实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带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建设成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基地、结构调整的带动基地和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基地。

  (五)加大农业产业科技创新力度。一是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完善全产业链技术支撑体系,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要利用“互联网+”为政府、农业生产者、技术创新者提供全方位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要利用好沈阳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平台,选派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创新创业。二是引导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步伐,积极引进、研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自建科研机构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机构,构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三是加强农业专业人才培养,要全面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要组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农民技术员,大力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感谢您对我市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市农业农村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农业农村工作部署,精准发力,紧密结合乡村振兴工作,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坚决扛起农业产业兴旺主体责任,推动我市农业振兴发展。

  铁岭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