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铁岭市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17日

—— 2020年1月7日在铁岭市第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隋显利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困难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七届九次全会和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动力,以“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为载体,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保持了经济稳中有进、质量提升的发展态势和社会大局稳定。

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剔除减税降费因素)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和8.2%。

—— 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农业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粮食生产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量突破100亿斤。“两区”划定工作全面完成,新增设施农业1万亩,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19.4万亩,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570万亩。新增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8家、家庭农场51家。非洲猪瘟疫情有效防控,生猪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新改建规模化养殖场10家,全市畜牧业增加值增长3.5%。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53户,实现销售收入165亿元。

工业经济发展稳中向好。造纸等19个行业增加值同比上升,新能源电力装机规模、工业用电量增幅居全省前列。昌图30万吨燃料乙醇等380个项目成功签约,瀚德汽车密封系统等231个项目开工建设,长青生物质发电等93个项目竣工投产。完成“个转企”717户,“小升规”56户,“规升巨”4户。盘活闲置土地1561亩、厂房29万平方米。省级军民融合企业达15户,陆平公司36台先进装备亮相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一带一路”科创周活动成功举办,特种阀门、辽宁银捷海外院士创新中心揭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08户。培育“瞪羚企业”8户,数量居全省第三位。

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铁岭海关挂牌成立,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区货值突破1亿元。全市外贸出口增长27.2%,增幅居全省第二位。我市企业在上海进博会签订订单3.8亿美元。万达广场、铁路物流基地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农村电商突破1万家。太平财险、融盛财险落户铁岭。全市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550.5亿元和895.6亿元。荷花被确定为铁岭市花,荷花节等系列节会活动成功举办,开原溶洞等一批旅游项目投入运营,全市旅游业总收入增长15.4%。

—— 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

脱贫攻坚卓有成效。累计投入扶贫资金3.9亿元,其中市县两级财政安排5987万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38个,实现预脱贫人口全覆盖。改造危房3653户,建设饮水安全工程170处,发放教育资助金1047万元,新纳入低保13369人,“收入保”参保17900人,“健康保”救助23261人次。全市预脱贫的2200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2个贫困村全部销号。

污染防治实现新突破。千方百计筹措资金7.3亿元,扎实整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实施防洪治理项目11个,整治微小河流96条,解决532个沿河村垃圾入河问题,清理河道垃圾10万立方米,亮子河、马仲河达到考核标准。消灭劣Ⅴ类断面7个,达标率由28.6%提高到92.9%,全市河流水质明显改善。276台10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全部完成拆改,29台20吨及以上燃煤锅炉全部完成提标改造,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达到283天。建设黑土地保护示范区50万亩,实施保护性耕作101万亩,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重大风险隐患有效防控。积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到期债务按时还本付息。全面排查地方金融风险,金融秩序保持总体稳定。大力开展养老保险扩面征缴,落实困难人员缴费政策,保证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 重点领域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县两级电子政务外网投入使用,521个审批事项实现“一门”办理。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1项,推出便民利企新举措40项,100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千人帮千企”办结企业诉求286件,开展“电视问政”6期,落实“七个不允许”明察暗访3个批次。制定支持企业发展意见,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减税9.3亿元、减费3.2亿元,落实稳岗补贴2000万元以上。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3.7万户。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和商事制度改革做法受到国务院表扬。

国资国企改革稳步推进。市属国有企业集团完成重组,国资国企监管体系基本建立,“国资云”上线运行。“三供一业”移交工作全面完成,维修改造项目全部开工。厂办大集体改革任务基本完成,近2万名职工得到妥善安置。

开发区体制创新发展。整合原铁岭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岭市高新区和铁南经济开发区,重新组建铁岭经济技术开发区,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经济功能更加突出,发展活力有效释放。开原经济开发区率先实施“全员聘任、以岗定薪、绩效考核”管理模式。专用车生产基地成为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 城乡建设发展取得新成就

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供水工程两座净水厂启动建设。购置环卫专用车辆26台,中心城区主要道路机扫率达到95%。银州城区实现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文化公园完成整修,玉深路建成通车,柴河街至光荣街南段断头路打通。完成凡河新区植绿补绿6万平方米,铺设红色沥青人行步道3万平方米,澜沧江路公铁立交桥改造工程竣工通车,天水河沿岸设施维修改造基本完成。

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实施“百村美丽、千村整洁”行动,召开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清理各类积存垃圾26万吨,建成无害化卫生厕所4506座,新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121个,完成造林16.6万亩,绿化村屯100个。建成省级美丽示范村31个,整洁村达到532个

乡村振兴举措更加坚实。引进飞地项目110个,由铁岭和淮安两市共建的跨省飞地园区开工建设。实施乡村振兴产业项目62个,有经营收入村达到1057个。土地确权颁证阶段性目标完成,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率达95%,我市成为全国整市推进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20所,普惠性幼儿园提质晋级30所,新建村卫生所12家、村文化广场130个。新建改造农村公路778.6公里、村内道路584.8公里,“雪亮工程”实现行政村主要出入口全覆盖。

—— 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社会保障能力增强。10件重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32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最低工资标准提高13.8%,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5%。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9.8%和11.2%,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提高9.9%和11.2%,集中和分散孤儿养育标准分别提高16%和31.8%。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开始启动,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最高补偿标准提高到80%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凡河小学千山路校区投入使用,实验学校富力校区开工建设。东北四省区家长学校建设现场会和全省社区教育现场会在铁岭召开,我市家长学校建设经验得到教育部肯定。引进和培养各类人才7633人,实施职业技能培训1.1万人次。技师学院培养的选手获得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铜牌。卫职院人才培养和社会满意度居全省前列。创业孵化示范园被评为“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铁岭县、昌图县成为全省“大病不出县”试点。市第九届运动会等赛事成功举办。组织“先进文化进万家”、送戏下乡等文艺演出110场。《我们的战争》等影视剧在铁岭拍摄,《东北大集》等优秀剧目在央视展播。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积极应对开原龙卷风灾害,举全市之力抢险救灾,及时恢复了灾区企业群众的生产生活。信访矛盾“减存控增”成效明显,14个小区10685户居民“办证难”和3000余户居民“回迁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农民工“清欠保支”工作有效落实。“大棚房”和违建别墅整治任务全面完成。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高铁沿线外部环境安全隐患整治全部完成。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深入,全市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政府工作讲政治、业务工作重党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深入实施。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议案、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360件,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9%。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市各族人民,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铁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和武警部队官兵、中省直驻铁单位,向所有关心和支持铁岭振兴发展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优仍是铁岭最大市情,工业体量偏小,新增长点不多,发展动能不足,经济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二是营商环境仍有差距,一些中小企业、普通群众对营商环境建设的成效感受不深、获得感不强。三是城市治理比较粗放,执法规划管理体系还不完善,物业管理、私搭乱建、占道经营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四是民生领域欠账较多,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与群众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五是政府自身建设有待加强,少数干部作风不实、执行力不强,不想为、不敢为、不会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此,我们务必高度重视,从严从实加以解决。

二、2020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科学谋划“十四五”规划、推动铁岭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辽宁振兴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紧紧围绕“超百过千”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六稳”要求,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不低于经济发展水平。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7个方面工作:

(一)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确保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做好完成、巩固、提升、预防四篇文章。坚持精准推进、精准发力、挂牌督战,确保1827名新纳入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加大已脱贫人口特别是重点贫困地区、特殊困难群体、脱贫不稳固和边缘人口的帮扶力度,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着力在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上下功夫,在补齐贫困地区发展短板上用实功,持续提升脱贫成果。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新增贫困人员和返贫问题,不让一名贫困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

确保实现污染防治阶段性目标。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继续突破水、巩固气、治理土。坚决完成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继续实施一批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达到283天以上,完成“土十条”节点任务。

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有序化解地方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加强债务风险预警,完善应急处置机制,确保按期偿还政府性债务。扎实推进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全面强化收支管理,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二)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工业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必须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倾尽全力抓招商。深入开展项目年活动,全面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国企民企一起招、大小项目一起上、内资外资一起引。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到位内资135亿元以上。围绕农产品深加工、特色装备制造、原材料和能源产业,统筹建链、强链、补链,集中力量抓好昌图30万吨燃料乙醇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益海嘉里豆粉等一批重点技改项目,进一步扩大工业有效投资。用好用足用活中发37号文件,围绕铁岭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包装储备古榆树煤层气等150个项目,为招商引资和向上争取资金创造条件。

加快振兴实体经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力支持和服务铁法能源公司创新转型发展,积极支持清河电厂发展风电项目、铁岭电厂实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全面完成“三供一业”维修改造、厂办大集体改革及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实现地企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系列政策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措施,持续降低企业用地、用电、用工成本,让企业轻装上阵。进一步加强银企对接,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坚持创新、改造、提升、盘活、帮扶并重,组织好第二届“一带一路”科创周活动,强化创新人才支撑,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进一步落实“千人帮千企”“项目管家”制度,对重点项目和民营骨干企业实行市级领导包扶,集中力量做大做强现有企业,梳理盘活闲置厂房、存量项目和停产企业。全年完成“个转企”650户、“小升规”40户,培育一批“小巨人”企业和“瞪羚企业”。

全面加强开发区(园区)建设。举全市之力支持铁岭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依法精简项目准入手续,深化项目审批全流程改革,推行多图联审、多评合一、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管理方式,进一步突出招商引资、产业集聚、经济发展等主线任务,打造全市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新高地。支持各县(市)区分别建成一个省级开发区。按照“依法合规、能放皆放”的原则,进一步向开发区(园区)下放行政审批权力,推广“管委会+公司”等市场化体制机制,推行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持续优化开发区(园区)投资环境,充分调动内生发展活力。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按照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要求,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和政务服务“好差评”,坚决落实“七个不允许”,依法保护各类企业合法权益。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提高审批服务事项集中办理率和网上可办率。对标先进地区经验,再取消下放一批行政职权,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将审批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50%,一批高频事项审批环节减少30%,力争企业登记“一日办结”,让企业多用时间跑市场、少费工夫跑审批。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切实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坚决杜绝招商引资承诺不兑现、新官不理旧账等现象,着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环境。

(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必须稳住“三农”这个基本盘。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新建高标准农田30万亩,建设黑土地保护示范区50万亩,实施保护性耕作155万亩,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稳定百亿斤粮食产能。合理调整“粮经饲”结构,新增设施农业1万亩以上,加快发展榛子、梅花鹿等特色高效农业,培育“北纬42°”等一批知名度高的农产品品牌。新改建规模化养殖场7个,稳定生猪、肉鸡生产,扩大牛、羊等养殖规模。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快发展凡河现代物流核心区,逐步完善城乡物流配送网络,打造本土综合电商服务平台,以网络营销促进农产品销售。

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坚持以政策激励为导向,继续推动公共财政向县乡村倾斜,充分调动发展飞地经济的积极性。全年引进飞地项目120个,到位资金40亿元,实现飞地项目乡镇全覆盖。加快推进江苏淮安铁岭工业园区建设,支持各县(市)区与对口合作地区共建飞地园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增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5家、家庭农场12家,进一步提高土地规模化经营水平。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收尾工作,积极推进农信社改制,探索“政府+金融企业”服务模式,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乡村振兴。加快发展富民产业,逐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水平。

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围绕实现“百村美丽、千村整洁”总目标,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和秸秆综合利用率,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覆盖,新建改造卫生厕所1.2万个,努力实现垃圾不乱堆乱放、污水不乱泼乱倒,杂物堆放整齐、房前屋后整洁。

(四)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加快建设多彩辽河、水美铁岭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铁岭最大的后发优势,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铁岭。

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划定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开发和利用,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和水平。

实施辽河百里生态长廊建设。按照省政府提出的“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把辽河治理好、保护好、利用好”的总体要求,紧紧抓住全省辽河流域综合治理重大契机,按照“兼顾上下游、统筹左右岸,重点在保护、关键在治理”的原则,全面启动辽河百里生态长廊建设。重点对辽河干流及部分一级支流河口、东辽河等4条省际界河进行生态封育,继续实施防洪提升工程,落实生态治河措施,逐步实现辽河沿岸还湿还林还草。

切实加强水源地保护。对清河、柴河等五大水库实施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科学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范围,在保护区内严控畜禽养殖,下决心对入库河流、沿岸村庄实行重点整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提高到100%,坚决保护好“铁岭水塔”。

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启动城乡绿化三年行动,按照遵循自然规律、使用乡土树种、不贪大求洋的思路,实施城市绿地系统、道路绿量、村屯绿化、沿河插柳等重点工程。全年完成造林4.4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森林抚育1万亩,绿化村屯140个。

发展绿色经济。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生产,倡导绿色生活,促进绿色消费。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坚决不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项目。开发一批文旅融合、康养结合旅游项目,全市旅游业总收入增长15%以上。

(五)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建设宜居城市是全市人民的共同心愿,必须坚决打通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

坚持规划先行。规划失误是最大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忌讳,必须强化规划即法、执法如山意识,一以贯之执行凡河新区规划,加强银州城区规划管控,坚持做减法、多留白,控制好建筑高度、容积率和商住比,给老百姓留出更多的绿地和空间

加大城市建设力度。积极推进102国道绕城改线、城市供水工程、市中心医院异地新建、500千伏变电站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对银州城区部分道路、小街小巷和年久失修的供热管网实施改造,补充完善交通设施。继续改造凡河新区红色沥青路面和方砖步道,实施水环境体系治理,建设澜沧江路东段排水工程。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严格落实净地出让制度和招拍挂程序,加快推进万达广场、碧桂园等项目建设,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全面加强城市管理。痛下决心治理城市“顽疾”,连续三年开展中心城区“城市管理年”活动。进一步强化城管综合执法,集中力量实施公共环境卫生、城市管理与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建筑工地施工环境、城市基础设施5个专项整治攻坚行动,让城市更有序、更整洁、更舒适、更文明。

(六)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

全力办好10件重点民生实事。1.新建和维修改造“四好农村路”900公里、村内道路600公里。2.新建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处。3.改善5所普通高中、15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4.改造中心城区老旧小区100万平方米以上。5.维修改造驻跸园和惠丰园,修缮铁岭白塔。6.新建改造城乡社区及居家养老服务设施30个。7.实施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000户。8.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1万人次以上。9.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医保报销比例提高到50%以上。10.建设美丽示范村60个,整洁村基本实现全覆盖。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落实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大病医保报销提标政策,提高城乡低保救助、集中和分散供养孤儿养育标准。鼓励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创新,稳定农民工就业,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调整优化教育布局,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推动高中阶段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推进职业教育特色化发展,提高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水平。围绕企业需求实施人才“引育留用”,开展第二批“铁岭工匠”评选,组织好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实施“大病不出县”行动计划,完善妇幼保健体系,提高市县乡三级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基层文化中心建设,做好非遗项目申报工作。深入开展“先进文化进万家”和文化惠民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面加强社会治理。继续开展信访矛盾集中化解攻坚行动,妥善解决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强化食药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防治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完善应急管理服务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防发生各类公共安全事故,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七)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充分展现新时代新作为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重、挑战多、要求高,需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扑下身子、狠抓落实。

切实加强政治建设。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政府各项工作,进一步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把准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转化为推动铁岭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强大动力。

狠抓发展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保持发展定力、坚定必胜信心,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决不能再回到简单以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的老路上去,决不能再回到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搞所谓发展的做法上去,更不能再回到粗放发展的模式上去,一以贯之推动铁岭高质量发展。

提升治理能力水平。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完善依法决策机制,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密切与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联系沟通,以强大制度优势提升治理能力、推动振兴发展。

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坚定不移弘扬艰苦奋斗干事业的精神,牢固树立过紧日子、苦日子的思想,开源节流、精打细算,执守简朴、力戒浮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做到廉洁从政,坚决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干部从文山会海、迎评迎检、材料报表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始终坚持执政为民,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把定下来的事情干好干实,干一件成一件,做一桩成一桩。

各位代表!初心铸就伟业,使命引领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铁岭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铁岭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