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06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铁岭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6月1日
(此件正文公开发布,附件不公开)
铁岭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铁岭市厚植发展优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农村全面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期。为推进铁岭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结合我市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十三五”发展回顾
第一节 发展成就
“十三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业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2020年末,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354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3.6%;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67.1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3.5%。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390.65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达到77.1万吨,水果产量达到20.8万吨,水产品产量达到1.9万吨,猪出栏量达367.8万头、牛出栏量达30万头、羊出栏量达27.3万只、禽出栏量达7247.7万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68.7万吨。全市已基本形成了以粮食、畜牧两大主导产业和榛子、花生、彩色苗木、梅花鹿、柞蚕、中草药材等十大特色产业为主体的农业产业格局。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7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16亿元;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3家。全市共有绿色食品认证44个、有机食品认证8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8件。全市农村电商约5000家,组建了“铁岭供销”“西丰县职工”等电商联盟。全市各类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810家,省级特色旅游乡镇7个,省级星级农家乐19个。全市农机保有量达到9.84万台套,农机总动力248.7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全市有191个农民合作社获评省级示范社,35个获评国家级示范社,农业农村部名录系统备案的家庭农场达到1830家。
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市1009万亩耕地均在辽宁黑土区内,占全省的35.5%,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达15—20g/kg,共划定永久基本农田755万亩。“十三五”期间,全市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105.8万亩,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160万亩,完成无害化改厕建设任务16352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6.4%,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废弃农膜回收率达到80%。辽河干流水质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为32.91%,环境空气达标率为82%。
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不断壮大。教育普及和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城乡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新农合和大病保险实现“一站式”报销,跨省异地就医实现医保支付直接结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覆盖率达到60%。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序推进,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持续应保尽保。基层社会治理基础进一步夯实,基础性网格管理不断强化,构建了市、县、乡三级治理机制,推行了“1+1+4+N”治理模式,逐步完善了乡村治理工作。
乡风文明建设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弘扬,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化。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增加,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活动持续开展,全市乡风文明建设水平和农民精神风貌不断提升。2018—2020年,全市4个村获得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2个乡镇、6个村经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农民获得感逐渐增强。到2020年末,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7001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7.8%。全市所有行政村均已完成集体经济组织赋码登记,组建村集体经济组织1252个,年均流转土地面积达到320万亩以上。全市完成路面工程2400余公里、桥梁工程4166延长米,建设“一事一议”村内道路1882公里。全面落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脱贫方略,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92103人,销号贫困村216个,省级贫困县西丰县顺利摘帽;全市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9.2亿元;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730个;帮助1.5万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事业单位安置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254人;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11568户;累计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7403人;民政兜底保障率达到54.9%;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68处;“收入保”理赔2951万元、受益3.2万人,健康保累计赔付2895.77万元、救助4.2万人次,“防贫保”赔付6260笔、累计金额829.85万元。2020年,全市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9663元,“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部解决,我市脱贫成效考核综合评价进入全省“好”的行列。
第二节 存在问题
“十三五”时期,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农业转型发展任重道远。
一是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低。小农经济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力较弱,产业化运作的合作社较少,种养大户数量不多,种植、养殖生产仍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化经营不足,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转化速度较慢。
二是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不高。虽然我市农产品加工业总量有了一定发展,但大多都是“原字号”的粗加工,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少、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农产品的资源优势没有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是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够。农业功能向二三产业拓展不足,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加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滞后,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不紧密,农业新技术、新业态、“互联网+”和围绕特色产业派生出的农事体验、休闲观光、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新型业态起步较晚,农村物流体系仍不完善。
四是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配套设施仍存在短板,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农村道路、饮水、电网等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农村道路硬化率、自来水普及率仍然较低。
五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艰巨。部分农村地区垃圾分类工作流于形式,农村保洁员数量不足,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与垃圾产生量不匹配。部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不理想,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缓慢等问题依然存在。农村“厕所革命”任重道远。
六是农村社会服务能力亟待加强。个别县(市)区村小、教学点、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相对落后。部分乡(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强,村医年龄老化,村卫生室运行经费没有保障。县级政府对养老服务领域财政资金预算支持不够,部分乡镇、村养老服务设施较少。
七是农业农村人才匮乏。全市农业农村发展面临巨大人才缺口,农业科技人才数量不足,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实用型人才“青黄不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大多是“土专家”“田秀才”,缺少有学历、有职称的高素质经营人才、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
八是体制机制创新不够。农村改革还需持续深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质量不高、带动能力不强、内部管理不规范,带动农民增收能力不足。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能力水平较低,目前社会化服务主要偏重于种植业生产托管,对其他产业服务指导力量不强,服务领域拓展不够。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不规范,与村委会职能没有完全理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能力不强。
九是涉农资金投入不足。我市作为传统农业地区,农村产业发展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可用于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捉襟见肘。同时,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下乡难、道路不畅通,政策引导不足,重点投资方向不明确。
第二章 “十四五”发展形势
第一节 发展机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国家宏观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将为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利的政策支撑。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发展环境看,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明显改善,有基础、有条件向更加注重满足质量的需求转变;从发展方式看,正在由高投入高成本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转变;从发展要求看,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更加关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不仅要求农业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还要求农村提供良好宜居的生活环境。同时,对农业的需求也将会逐渐从满足食物需求向满足精神需求转变。综合来看,我市农业将进入高商品率、高附加值的新阶段,农业产业升级的市场空间巨大。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市场消费需求带来的新变化,将为我市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明确方向。
我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稳定与否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影响巨大。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确定性成为全球局势的主基调,新冠疫情导致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经济活动中断,全球贸易链重塑,各国对粮食等战略物资强化管制,中国粮食安全面临极大压力。在严峻的全球形势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格局将逐步形成,大量依赖进口的粮食供给结构不可持续,国家将在保障粮食生产、提升储备规模、减少浪费等方面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将给粮食主产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更多项目、资金、人才等相关优惠政策密集出台,加之辽宁省加快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和突破辽西北等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将给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为铁岭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合作升级、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等方面提供有利契机和政策支持。同时,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的食材保供需求加大,尤其是对蔬菜、水果、肉蛋奶等生鲜类农产品的需求巨大,将为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第二节 面临挑战
农业发展环境不断变化。受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影响,在“价格天花板”和补贴约束、生产成本提升的双重挤压下,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和农业生产成本“地板”持续抬升,农业补贴的边际效应逐步递减,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下降,挤压了农民务农的收益空间,农民持续增收难度不断加大。
农业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如何调动农民积极性,是农业产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农村改革涉及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影响因素更加多样,任务更加艰巨,面临着思维创新、顶层设计、政策构建、财政支持等多重制约和破除二元结构、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机制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统筹城乡发展、激发农业发展内生动力等诸多难题,涉及多方利益格局调整,矛盾问题相对集中,面临着组织、领导、协调、指挥、管理的多重考验。
农业资源匮乏和投入不足。我市农业相关基础设施仍比较薄弱。尽管近年来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但相对于气候条件和自然禀赋,建设投入资金的绝对量还比较小,主粮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还不高,对于社会资本的撬动效应不明显,土地流转和资源集中方面缺少有效的政策支撑,集约化、规模化的进程较为缓慢,农业基础设施滞后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受自然和气候影响制约明显,靠天吃饭现象仍然普遍。
农产品精深加工环节薄弱,转化率、增值率低。农业增值最重要的环节是加工转化,农产品加工滞后,加工转化增值率低,农产品转化增值困难,直接影响到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和农业整体效益的提升。目前,我市科技含量高、深加工、高附加值的“高、精、尖、新”农产品不多,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品不多,销往省外、国外的产品不多。
农产品面临同质化竞争。关键技术突破推广存在制约,部分领域产能过剩和同质化严重。在种业技术、降肥节水技术、种苗高效繁育技术等关键领域缺乏有效突破,相关人才缺乏、创新动力不足、推广体系缺失,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形成制约。同时,化肥、农药、饲料、种子等农资产品和面粉、食用油等初级加工产品普遍存在同质化现象。
农村社会矛盾逐渐凸显。乡村文化、民生事业发展仍然滞后,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仍存较大差距。农村“老龄化”“空心化”问题严重,青壮劳动力、实用型人才短缺。乡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社会治理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短板。
第三章 “十四五”发展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为重点,以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农业结构调优、资源环境改善、农民收入增长、产业提质升级为目标,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推进铁岭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立农为农。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把二三产业留在乡村,把就业创业机会和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农业农村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农村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农业农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地发展。
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活要素、激活市场、激活主体,以乡村企业为载体,引导资源要素更多地向乡村汇聚。
坚持融合发展。发展全产业链模式,推进“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发展模式,加快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跨界配置。
坚持改革创新。把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农业“有效供给”,提升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坚持和谐共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更加优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农村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乡村振兴战略取得重要进展,农民生活更加富裕。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力争到“十四五”末期,我市全域建成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农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420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230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20户,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亿元。
——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730万亩以上、粮食产能达500万吨,蔬菜播种面积达30万亩以上、蔬菜总产量达100万吨左右,水果产量达25万吨左右,肉蛋奶总产量达100万吨左右,畜牧业规模化水平达60%以上。
——农业基础装备和科技支撑能力持续提升。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保护性耕作、黑土地保护利用等项目,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大力发展现代种业,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8%。
——乡村建设稳步推进。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污水治理率明显提升;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和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完善。
——乡村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党组织领导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健全,乡风文明程度有较大提升,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农村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有效巩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健全完善并有效运转,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铁岭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主要指标
序号 |
指 标 |
2020年 基准值 |
2025年 目标值 |
年均 增长 (%) |
指标 属性 |
1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 |
354 |
420 |
3.6 |
约束性 |
2 |
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 |
167.1 |
200 |
3.5 |
约束性 |
3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7001 |
23230 |
6.5 |
约束性 |
4 |
粮食总产量(万吨) |
390.6 |
500 |
5 |
预期性 |
5 |
蔬菜总产量(万吨) |
77.1 |
100 |
5.3 |
预期性 |
6 |
肉蛋奶总产量(万吨) |
68.7 |
100 |
7.8 |
预期性 |
7 |
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亿元) |
216 |
300 |
6.8 |
预期性 |
8 |
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 |
1:1 |
2:1 |
0.2 |
预期性 |
9 |
农业科技贡献率(%) |
65 |
68 |
0.6 |
约束性 |
10 |
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 |
98 |
99 |
0.2 |
预期性 |
11 |
农业机械化率(%) |
90 |
95 |
1 |
约束性 |
12 |
保护性耕地累计面积(万亩/次) |
735 |
1500 |
每年160万亩 |
约束性 |
13 |
高标准农田累计建成面积(万亩) |
345.7 |
600 |
11.5 |
预期性 |
14 |
秸秆综合利用率(%) |
90 |
92 |
0.4 |
预期性 |
15 |
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75 |
80 |
1.3 |
预期性 |
16 |
农村卫生厕所建设数量(万座) |
3.85 |
6 |
9.3 |
预期性 |
17 |
建设省级美丽宜居村(个) |
70 |
220 |
25.7 |
预期性 |
18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 |
9.3 |
25 |
3.1 |
约束性 |
19 |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行政村覆盖率(%) |
66 |
98 |
8.2 |
约束性 |
20 |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 本科以上学历比例(%) |
67 |
70 |
1 |
预期性 |
21 |
文明村占行政村比例(%) |
60 |
70 |
3 |
预期性 |
22 |
集体经济强村(年收入50万以上)比重(%) |
6.4 |
10 |
9 |
预期性 |
23 |
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比例(%) |
— |
100 |
— |
预期性 |
24 |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
75 |
88 |
3.2 |
预期性 |
第四章 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第一节 空间规划
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三线一单”为基本依据,根据全市地形地貌和产业基础,将全域空间规划为“四大功能区”,科学布局主导产业。
粮畜生产功能区。将铁岭县中西部、开原市中西部、昌图县中东部等辽河平原地区规划为粮畜生产功能区。功能区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同时,应着力发展两大主导产业,即依托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大力发展粮油产业;依托丰富的饲料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大力发展畜牧业。重点布局玉米、水稻、大豆以及生猪、肉鸡、肉牛、蛋鸡等农产品生产基地。
特色农业功能区。将铁岭县、开原市东部、昌图县西北部和西丰县全部规划为特色农业功能区。功能区在加强生态保护的同时,重点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适度发展粮食和畜牧业。重点布局铁岭榛子、昌图花生、西丰梅花鹿、西丰柞蚕等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生产基地,打造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都市农业功能区。将铁岭县新台子镇、腰堡镇、凡河镇,银州区、铁岭经济技术开发区、凡河新区以及开原市、昌图县、西丰县、调兵山市、清河区城区周边区域规划为都市农业功能区。功能区应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以及农产品商贸物流业,限制发展畜禽养殖业。
生态农业功能区。将柴河水库、清河水库、榛子岭水库、南城子水库和诚信水库等5个水源地的一二级保护区,铁岭凡河、开原白鹭洲等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以及全市畜牧业禁养区规划为生态农业功能区。功能区坚持保供给与保环境并重原则,限制发展大规模畜禽养殖业,严禁畜禽粪污直接排放。根据立地条件,在采伐迹地和宜林荒山大力发展红松产业,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第二节 主导产业及布局
依托我市农业产业基础和优势,重点培育“三大产业集群”和“十大产业链”,全产业链总产值力争实现1250亿元,其中,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力争实现830亿元。此外,重点培育玉米和生猪两个超200亿元的全产业链。
(一)粮油产业集群
1.玉米产业链
发展思路。依托铁岭优势种植资源,以“稳定玉米种植面积,大力提升玉米主产区单产水平”为发展思路,在玉米优势产区发展籽粒玉米适度规模经营。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继续引进培育以玉米主产品为原料的精深加工项目,重点发展淀粉糖系列产品和燃料化工产业。
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市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650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450万吨以上;全市玉米年加工能力达到350万吨以上,产业链总产值200亿元。
产业布局。玉米产业链布局为“三区、三园”。生产环节主要布局在“三区”,即以铁岭县蔡牛镇、镇西堡镇、阿吉镇、平顶堡镇、李千户镇等乡(镇)为主的铁岭南部优势区;以开原市中固镇、老城镇、业民镇、城东镇、金沟子镇等乡(镇)为主的铁岭中部优势区;以昌图县马仲河镇、老城镇、亮中桥镇、鴜鹭树镇、毛家店镇、老四平镇等乡(镇)为主的铁岭北部优势区。三大优势区内,重点建设10个规模超万亩的玉米绿色高产创建示范园区。加工环节主要布局在“三园”,即开原市农产品加工园区、昌图县农产品加工园区、调兵山市农产品加工园区。
2.水稻产业链
发展思路。立足铁岭市水稻种植地源充足和水源充沛的优势,以“稳粮、优供、增效”为工作重点,遵循“优品种、提品质、强科技、树品牌、增效益”的发展思路,强化技术支撑,推进水稻品种结构调整和标准化生产,引进、选育一批品质好、食味佳的优质水稻品种,大力发展有机大米、绿色大米、富硒大米,做强区域公共品牌,提升“铁岭大米”市场竞争力。
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以上,水稻产量稳定在50万吨以上;重点引进培育稻米加工业规模企业3—5家,水稻加工能力突破30万吨,水稻链条产值实现30亿元。
产业布局。水稻产业链主要布局为“三区、二园”。生产环节主要布局在“三区”,即以铁岭县凡河镇、腰堡镇、新台子镇等乡(镇)为主的凡河灌区水稻优势区,以铁岭县双井子镇、蔡牛镇、阿吉镇等乡(镇)为主的辽河灌区水稻优势区,以开原市八宝镇、庆云镇、业民镇等乡(镇)为主的清河灌区水稻优势区。加工环节主要布局在“二园”,即铁岭县农产品加工园区和开原市农产品加工园区。
3.油料产业链
发展思路。在花生产业方面,依托昌图县西北部百万亩沙土地资源,以辽宁小粒花生产业集群项目建设为契机,以大力开发铁岭花生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发展方向,稳步推进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引进花生深加工和休闲食品加工企业,促进我市花生产业由初级加工低附加值输出向综合加工利用转变,提高产品附加值。在大豆产业方面,首先稳定铁岭市鲜食大豆种子基地规模,进一步巩固全国鲜食大豆种子基地地位。利用国家鼓励发展非转基因大豆种植的政策机遇,选择有条件地块大力发展非转基因大豆种植。大力发展大豆油精深加工,包括进口转基因大豆的精深加工,在满足大豆食品市场需求的同时,豆粕等副产物可为全市饲料产业提供充足原料。
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市花生种植面积保持在50万亩左右,总产量达到18万吨。培育2—3家花生加工及食品企业,加工能力10万吨。花生全产业链产值实现30亿元。大豆种植面积保持在10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5万吨;大豆深加工能力达到160万吨,大豆全产业链产值实现70亿元。
产业布局。油料产业链主要布局为“一区、多点、三园”。生产环节,花生生产重点布局在昌图县付家镇、古榆树镇、七家子镇、三江口镇、曲家镇、后窑镇等6个镇,形成昌西北花生生产优势区。鲜食大豆种子和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多点布局,重点在铁岭县、开原市、昌图县的沿河低洼地块,大力提高大豆的单产水平。加工环节,重点布局在铁岭县、开原市、昌图县三个农产品加工园区。
4.饲料产业链
发展思路。依托我市丰富的玉米资源和铁岭及周边巨大的养殖业市场,加快引进和培育饲料企业,全面提升我市饲料行业生产能力和整体水平。
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市规模饲料生产企业达100家左右,饲料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产业链总产值达150亿元。
产业布局。饲料产业重点布局在“两区”,即铁岭县和昌图县农产品加工园区。
(二)畜牧产业集群
5.生猪产业链
发展思路。依托我市丰富的饲料资源、充足的环境承载能力、全国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良好的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生猪产业。积极推进生猪规模化生态养殖,建立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减轻生态环境压力。发展生猪全产业链,特别是重点发展猪肉终端食品,让生猪产业成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
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市生猪饲养量达800万头左右,年出栏量达550万头、屠宰能力达500万头,生猪规模化养殖率达70%以上,产业链总产值达200亿元。
产业布局。生猪产业链重点布局为“三区、二园”。生产环节重点布局在铁岭县、开原市和昌图县3个生猪养殖优势区,全力打造5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加工环节重点布局在铁岭县、昌图县的农产品加工园区。
6.肉鸡产业链
发展思路。依托我市丰富的饲料资源、国内外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良好的产业基础,以铁岭县、开原市、昌图县和西丰县为核心区,进一步做大做强肉鸡全产业链,把开原市打造成为肉鸡产品加工出口基地。
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市肉鸡饲养量达1亿只左右,肉鸡规模化养殖率达95%,鸡肉产量达16万吨,年屠宰加工能力达2亿只,产业链总产值达30亿元。
产业布局。饲养环节重点布局在铁岭县、开原市、昌图县、西丰县4个优势区,选择环境可承载、土地资源有保障的地区,打造养殖集聚区。加工环节重点布局在铁岭县、开原市、昌图县、西丰县4个农产品加工园区。同时,加快开原肉鸭产业发展。
7.肉牛产业链
发展思路。依托我市丰富的秸秆资源、国内外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良好的产业基础,以铁岭县、开原市、昌图县和西丰县4个秸秆养牛示范县为重点,引进培育规模肉牛养殖企业,促进农作物秸秆过腹还田和资源化利用。延长肉牛产业链条,加快推进牛肉食品化进程。
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市肉牛饲养量稳定在100万头左右,年出栏量达30万头,年屠宰加工能力达5万头,肉牛规模化养殖率达到40%,产业链总产值达40亿元。
产业布局。养殖环节重点布局在铁岭县、开原市、昌图县、西丰县等环境可承载、土地资源有保障地区,加快规模企业发展,打造肉牛养殖集聚区。加工环节重点布局在西丰县农产品加工园区。同时,加快开原市肉羊产业发展。
(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8.鹿产业链
发展思路。依托西丰县现有鹿产业基础,积极推动梅花鹿养殖、加工企业集聚发展,在种源品质、饲养规模、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鹿产业重点企业和鹿产品品牌,提升“西丰梅花鹿”的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
主要目标。到2025年末,全市梅花鹿存栏达10万只,年产成品鹿茸60吨,加工鹿茸及其鹿副产品1300吨,产业链总产值达60亿元。
产业布局。养殖环节重点布局在西丰县凉泉镇、和隆满族乡、天德镇、营厂满族乡、安民镇和钓鱼镇等乡(镇),打造西丰梅花鹿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西丰梅花鹿良种繁育基地。规模鹿场达到100个。加工和流通环节重点布局在西丰县农产品加工园区。鹿产品加工大型企业要发展到10家,鹿产品经销企业要发展到500家左右。
9.榛子产业链
发展思路。依托我市东部浅山区榛林资源,充分发挥中国特色农产品(榛子)优势区和铁岭榛子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加快推进榛子产业标准化生产和精深加工水平提升,不断完善铁岭市榛子品牌“监、管、评、改”一体化建设,把铁岭榛子培育成东部浅山区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把铁岭打造成为东北乃至全国榛子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贸易流通集散地。
主要目标。重点发展平榛和平欧杂交榛子。到2025年,全市榛林总面积稳定在118万亩,其中,平榛113万亩,平欧杂交榛5万亩;榛子营销企业达到300家;榛子总产量达到4万吨以上,年加工销售榛子5万吨以上,产业链总产值20亿元。
产业布局。生产环节重点布局在东部浅山区的19个乡(镇)。建设 5个以上万亩榛子标准化示范园。加工环节重点布局铁岭县、开原市两个农产品加工园区。全力推动榛子加工由原始炒制向果仁果干、榛仁巧克力、糖果、糕点等食品加工方向转变。
10.蔬菜产业链
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调优种植结构、稳定生产供应、绿色优质安全、实现品牌价值”的总体思路,努力将我市建设成为辽宁中北部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和加工基地。
主要目标。到2025年末,全市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裸地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蔬菜产量达到100万吨,蔬菜加工能力达到5万吨,产业链总产值达30亿元。
产业布局。按照区位优势及产业基础,将蔬菜产业生产环节布局为“两带”,即沿102国道和新三线两侧,重点布局两条设施蔬菜生产带。重点培育50个规模在500亩以上的设施蔬菜产业园区。同时,打造集蔬菜种植、种苗繁育、科技示范、观光采摘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效智慧型设施农业核心区,为全市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树立样板。加工环节“多点”布局,在全市的7个农产品加工园区中引进培育一批蔬菜深加工企业和“中央厨房”,带动全市蔬菜产业转型升级。
第三节 重点任务
(一)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十四五”期间,全市要以县域为单位,以农业设施化、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等“五化”建设为任务,聚焦重点、突出特色,全力推进全域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
1.梯次推进全域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根据全市农业占比,重点将“铁、开、昌、西”四大农业大县(市)创建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推动实现全域建成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铁岭县在获批创建资格的基础上,要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示范引领其他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开原市、昌图县作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要抓好提档升级,进一步完善规划编制,力争在2022—2023年申报成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西丰县作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省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要积极发挥产业优势,高质量编制创建方案,力争在2024年前申报成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调兵山市要围绕自身优势产业,尽早启动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申报工作,高质量编制创建方案,力争在“十四五”期间申报成功。
2.积极申报现代农业产业园。西丰县要将现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档升级,围绕鹿产业积极申报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铁岭县、开原市、昌图县要明确主导产业,积极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而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到2025年,全市要至少创建2个以上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3.加快创建省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到2025年,全市每个县域要至少打造一个省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并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形成“集聚区聚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格局。
4.全力建设农业科技等示范园。到2025年,全市力争实现农业主导产业科技示范园县(市)区全覆盖。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强镇、产业联合体等项目建设,到2025年,全市要建设3—5个集生产、加工、营销、物流、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强镇。
(二)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1.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一是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和生产能力。围绕铁岭县、开原市、昌图县、西丰县4个产粮大县,重点发展玉米、水稻、大豆、杂粮。二是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建设。计划每年新增设施农业5000亩以上,到2025年末,全市设施农业累计新增2.5万亩。三是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推进昌图花生,东部山区食用菌、中草药材、寒地水果等高效经济作物基地建设。到2025年末,全市粮食作物与非粮作物比达到80:20。
2.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促进农业转化升级。一是加快生猪产业发展。大力推进铁岭县、开原市和昌图县3个主产县存量生猪养殖规模化和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大型生猪养殖项目建设,让大企业、大集团成为生猪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二是做大做强家禽产业。以铁岭县、开原市、昌图县、西丰县为优势区,发展肉鸡全产业链,打造开原肉鸡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三是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支持铁岭县、开原市、昌图县和西丰县4个主产县扩大肉牛、肉羊养殖规模,推动肉牛、肉羊由散养向适度规模养殖转变。四是加快推进梅花鹿产业发展。依托西丰县现有鹿产业基础,积极推进梅花鹿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努力将西丰梅花鹿打造成为辽宁省特色产业,努力将西丰县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梅花鹿产业基地。
3.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实现农业多次转化升值。一是推动产业链延伸,促进一二三产业纵向融合。重点加快农业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服务等一体化发展,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农业产业链增值能力,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二是拓展农业多样功能,实现一二三产业横向融合。重点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创意、教育、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挖掘利用农业新的附加功能,拓展农业增效增收空间。三是深化农业与高新技术的融合发展。加快推进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农业科技发展和农业体系创新升级。四是推动农村产业复合型融合发展。在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区域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化集群。
(三)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水平
全市以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为载体,以推进农业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稳步发展。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达到300亿元,比2020年增长39%,年均递增6.8%以上。
1.加强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重点建设现有7个农产品加工园区。明确主导产业和发展目标,高标准、高起点编制好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集聚区服务功能,积极搭建行政审批、融资担保、检验检测、仓储物流、劳动用工等公共服务平台。
2.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建设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带动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发展。到2025年,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达到80家以上,其中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0家以上;营业收入超30亿元的企业达到3家,超10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农户达到50万户。推进“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依托各地优势农产品资源,以粮油、畜禽产品、榛子、中草药特色产品等产业为重点,积极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推进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努力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
3.强化农产品加工项目招商。完善全市农业项目动态管理数据库,实现全市农业在建项目、落地项目、签约项目、在谈项目、包装项目全程动态管理。建立全国农业百强企业数据库,有针对性地筛选整理出央企、民企食品深加工百强和农产品深加工百强,为全市农业项目招商提供目标企业库。“十四五”期间,每年新建和续建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30个以上。力争到2025年,引进投资超1000万元的农产品加工项目150个。
(四)加大农业对外开放力度
1.大力开发国内市场。要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把握好农产品需求品种、种类、数量、质量等需求脉搏。通过参加和举办农产品展销会、互联网推介、广告宣传等手段,积极开发农产品销售市场;将从事农产品销售的厂商、企业经理等及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企业家、专家、学者等请进来,交流经验,扩大宣传,提升农产品营销能力,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2.推进国内外交流合作。以融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为契机,推进我市与周边地区农业的共同发展,努力将铁岭打造成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的“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以保障粮食及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核心,重点打造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深度参与东北亚农业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动涉农企业“走出去”,拓展东北亚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业务。积极开展农业国际合作,及时了解、掌握与各国尤其是东北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农业合作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项目清单,密切跟踪合作项目进展情况,积极寻求交流合作机遇,为我市农事企业、科研单位与各国开展农业交流牵线搭桥,推进双方在农业领域的务实合作。
3.积极扩大农产品出口。加大对进出口企业扶持力度,帮助企业争取各项扶持政策,促进企业发展,提质增效。扩大全市进出口规模,积极挖掘出口潜力,培育新的出口主体,借助重点境内外展会平台,采取线上参展和代参展等方式,帮助引导我市榛子、花生、山野菜等一大批优良农产品走出国门。
(五)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遵循“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形成涵盖多部门的协同工作体系,集成多平台的运营服务体系,串联多环节的新型供应链体系和整合多资源的支撑保障体系。到2025年底,基本完成2个试点县(国家级1个)、6个试点乡及20个试点村建设,培育农产品电商品牌1个,打造线上特产馆1个,建设农村电商服务站点20个。
2.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和业态。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强农产品加工、包装、冷链、仓储等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乡村新业态,推动互联网与特色农业深度融合,引导第三方电商和流通资源平台与我市农产品销售网络合作,建立和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产品销售体系。同时,结合网络货运新业态发展,推动农产品物流下乡进村,开展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提高农村物流网络连通率和覆盖率。
3.加快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围绕农耕文化、田园风光、生态农业、民俗风情和人居环境等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休闲农业。加快推进旅游重点村提档升级建设,打造一批乡村旅游连片发展区域。到2025年,全市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力争达到750家,从业人员达到2万人,带动农户2.5万户,年均营业收入达到6亿元。
(六)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1.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全市农产品质量整体水平,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制定完善农业投入品管控、农产品等级划分、产地准出和质量追溯、包装标识等方面的标准,涵盖生产环境(土壤、水质、大气等)、生产过程(肥料、农药等的施用量、施用方法等技术规程)、加工包装等环节,形成一整套农产品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到2025年末,全市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累计达到100个以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累计达到20个以上。
2.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推动实现市、县、乡监管机构全覆盖,监管、检测、执法、科研队伍有效联动。巩固乡镇监管机构建设成果,探索建立乡镇监管机构等级评定机制。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培训,加大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培训力度,实现基层监管能力由弱到强。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体系,提高基层监管能力。到2025年,建成80个生产基地监控点,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杜绝违法行为发生,增强企业诚信生产经营意识,提升监管水平。
3.培育“铁字号”农产品品牌。立足铁岭资源特色,整合各类资源,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品质优良、竞争力强、美誉度高的“铁字号”农业知名品牌,实现农业产业由产品发展模式向品牌发展模式的跨越,引导铁岭现代农业走上品牌强农、品牌富农的发展之路。将昌图花生、西丰梅花鹿等产业建成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将铁岭大米、铁岭大蒜、铁岭花生、铁岭柞蚕、西丰鹿茸等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成辽宁百强农产品品牌。开展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创建公布“气候好产品”,助力农产品品牌建设。到2025年末,全市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达到2个,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达到5个,中国农产品知名品牌达到10个以上。
4.开展化肥农药减量行动。指导和鼓励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和农药,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推广有机肥还田和秸秆还田,促进有机物资源多层次利用。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生物防治和无人机防控技术。到2025年末,全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治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以上。
5.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推进秸秆“五化”综合利用。重点推进秸秆燃料化利用,积极推进秸秆生物质发电,稳步推进秸秆锅炉直燃供暖;大力推进秸秆肥料化利用,鼓励秸秆直接还田和有机肥生产;深入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积极发展牛、羊、鹿、驴等草食性动物,推进粮改饲,推广秸秆青(黄)贮、氨化、膨化和直接粉碎饲喂技术;探索创新秸杆基料化、原料化利用途径,积极发展以秸秆为主要基料原料的食用菌、育苗基质、新型建材、板材、包装材料、工艺编织等产业,拓宽秸秆利用途径。到2025年末,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以上。
6.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畜牧业,走高质量绿色发展道路。进一步推进规模养殖场、专业养殖户和畜禽散养户粪污处理和利用工作,从粪污还田、生产有机肥、生态床发酵、沼气分解利用、发电等多方面入手,多渠道、多形式充分开发利用畜禽粪污。到2025年末,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和畜禽养殖规模化率均达到80%以上。
7.加强废旧农膜、农药瓶等资源化利用。积极构建和完善废旧农膜、农药瓶回收利用体系,加强源头防控,大力推进农膜使用标准化、减量化。抓好组织管理,通过培训指导、媒体宣传等手段,提高农民群众对农膜、农药瓶回收行动的认识,引导农户及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规范使用标准地膜,积极参与回收。各县(市)区建立废旧农膜、农药瓶回收工作台账,确保摸清底数。到2025年末,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
(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四五”期间,全市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205万亩以上(含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5万亩),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45万亩,涉及6个县(市)区和市农垦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范围覆盖80个乡(镇)。全市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核心,突出“集中连片、整村推进”原则,重点在粮食主产区打造规模化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逐步实现适宜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整乡、整县全覆盖。
2.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大力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持续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坚持以农田土壤侵蚀治理、肥沃耕作层构建和盐碱化耕地内涝治理为重点,大力推进东北黑土地保护项目建设。“十四五”期间,每年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不少于160万亩,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60万亩以上。同时,落实好深松整地项目,将深松机、免耕播种机列为普惠制补贴重点机型,调动农民开展免耕播种和深松整地的积极性。
3.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推进农作物全程机械化,通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新增现代农机装备3万台套。大力推进保护性耕作、农机深松整地等项目,通过调整耕作模式,落实“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鼓励农机科技创新,培育农机企业,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农机“研发、生产、销售、维修、报废”产业链。到2025年末,全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到96%以上,玉米生产全程化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农机实际保有量达到12万台套以上,农机总动力达到260万千瓦以上。
4.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水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及生态治理体系。对灌区进行节水改造,逐步提高灌区用水效率。重点完成铁岭县凡河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巩固现有饮水安全成果,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强化水质保障,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护体系。
(八)强化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1.构建病虫害防控体系。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预警与监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及检疫防治体系。构建、完善市级虫情监测网络,与原有的监测系统形成区域互联互通,实现实时远程监测,打造覆盖面积广、监测能力强、预警机制完备的市级虫情监测网。到2025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灾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2.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全面提高动物疫病风险控制能力,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落实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完成强制免疫计划,做到应免尽免。防治人畜共患病,完善免疫、检测、扑杀、流通调运监管等综合防控策略,降低重点人畜共患病的畜间发生、流行和传播风险。加强动物检疫监督,以及兽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3.加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服务,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高精细化预报预警能力,及时准确预报预警暴雨、干旱、洪涝、冰雹、寒潮、大风等气象灾害。加强农业气象监测和农村气象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防灾减灾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启动重特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减轻气象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和风险。
(九)提高现代农业科技水平
1.强化科技成果普及与推广。完善农业科研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应用机制,强化专业化机构和职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利用好市农业科学院作为省农业科学院分院的优势条件,大力吸引省级农业专家和农业科技企业到我市建设长期稳定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或实验站点。到2025年,全市新品种、新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推广优质绿色高效技术模式10个以上,选育高产、优质、抗病、专用粮油作物新品种20个以上,推广育成品种面积2000万亩左右。
2.加强院地合作。深入开展与省农业科学院的院地合作,依托省农业科学院专家服务团队,重点打造设施蔬菜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健康种养提质增效示范基地、铁岭特色林果产业提升科技示范基地、铁岭品牌稻米培育科技示范基地、农牧产业融合发展科技示范基地等5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并构建5个省级农业科技特派专家服务平台。吸引国内外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在我市转化利用,为全省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树立样板。
3.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提升我市农作物供种保障能力,建设特色农作物种子(苗)生产基地县(市)区4个;加快鲜食大豆品牌发展,打造辽北鲜食大豆繁育基地;加快畜禽种业转型升级,提升原种场和核心育种场育种能力;推进农作物和畜禽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加强地方种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特种种畜禽种源基地建设。
4.加强农业人才培训。以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为重点,加快培养各类乡村振兴带头人,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每年培育高素质农民900人以上。进一步创新培训机制,支持农民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高等农业院校、科研机构等主体承担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用得着、留得住”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
第五章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第一节 科学编制乡村规划
(一)完善县乡村规划布局
强化县域国土空间规划管控,统筹划定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统筹县城、乡镇、村庄规划建设,明确村庄分类布局。推进县域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一体规划,加快形成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的建管格局,推动公共资源在县域内实现优化配置。
(二)加快推进村庄规划
按照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和搬迁撤并类等村庄分类,分类推进村庄规划。优化乡村生活空间布局,严格保护农业生产空间和乡村生态空间,科学划定养殖业适养、限养、禁养区域。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注重传统特色和乡村风貌保护,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严禁随意撤并村庄搞大社区、违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
第二节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一)完善农村交通运输体系
有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便捷高效的农村骨干公路网络、普惠公平的农村基础公路网络。拓展农村公路覆盖范围,加快推进行政村互通硬化路建设,有序推进农村公路项目向通村入户倾斜。加强农村公路维修养护,优先解决建设较早、破损严重、晴通雨阻等畅返不畅路段,尽早恢复其使用功能,确保农村公路养护水平不降低。规划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村内道路2690公里,逐步提高全市村内道路硬化率。
(二)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巩固提升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强化水质保障,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护体系。进一步提高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集中供水率、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率。
(三)加强乡村清洁能源建设
优化农村能源供给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因地制宜开展水能、风能利用。加快推进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供热、规模化生物质天然气等燃料清洁化工程,实现供能方式多元化。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加快推进500千伏变电站建设,巩固加强电网建设,实现城乡电力均等化目标。
第三节 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一)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工作
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加快农村卫生厕所改造,推进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各乡镇、村应按照人口、面积等适量建设公共厕所,积极引领农村新建住宅、危房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入户。在农村中小学校园、风景区周边、重要公共设施等人流密集区域大力推广水冲式厕所。“十四五”期间,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稳步提升。
(二)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根据实际,探索适合本地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在条件允许或对污水排放有要求的村庄建设终端式污水处理设施,其他村庄优先考虑农村污水资源化处理模式。加强已建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具备条件的地区可进一步完善污水收集管网,提高设施的汇水能力,提高设施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保障污水处理设施正常稳定运行,做到应纳尽纳、应接尽接、应处尽处,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同时,继续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实施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三)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
构建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开展全域农村垃圾集中清理,重点建立和完善农村垃圾治理体系,大力推行农村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统筹布局农村垃圾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考虑生活垃圾和农业生产废弃物利用处理问题。推广可借鉴、可复制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模式和经验,努力确保农村生活垃圾不出户(村),建筑垃圾和农作物垃圾不出村,可再生利用垃圾统一回收,有毒有害垃圾集中处置。
(四)全面提升村容村貌
深入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实现村庄公共空间及庭院房屋、村庄周边干净整洁。提高农房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管护长效机制,全面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城乡环卫一体化第三方治理。
第四节 加快数字乡村建设
(一)大幅提升乡村网络设施水平
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步伐,实施宽带乡村工程,支持农村地区4G、5G网络覆盖,到2025年,全市行政村5G网络覆盖率达到100%。
(二)夯实数字农业基础
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和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推动农业农村基础数据整合共享。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广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在我市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全面深度融合应用,打造科技农业、智慧农业、品牌农业试点。
(三)繁荣发展乡村网络文化
建设互联网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示范基地,推进乡村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整体格局与历史风貌保护。加快实施学校联网攻坚行动,发展“互联网+教育”,实现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
第五节 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一)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学生就近入学。扎实开展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优先补齐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短板,加强校园校舍及其附属设施建设、教学仪器设备购置、信息化建设等,实现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基本完善、薄弱环节进一步改善、办学能力进一步提升,“两类学校”短板基本补齐;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支持农村普惠性幼儿园发展,提高农村普惠性幼儿园办园水平。加快发展农村公办幼儿园,支持农村民办幼儿园向社会提供普惠性服务,完善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分担的学前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完善义务教育均等化保障机制,落实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建立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长效保障机制,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制度,改善县级职教中心办学条件。切实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针对农村教师开展专题培训,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十四五”期间,计划培训农村教师6万人次。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加大体音美等学科教师的招聘力度,鼓励和引导一批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二)全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保基本、建机制、强基层”的新时期卫生战略方针,加快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与“健康铁岭”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更加完善的生育政策,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健康管理普及化、健康服务多元化。积极引导卫生乡村向健康乡村发展,打造卫生乡村升级版。广泛开展健康村镇、健康单位、健康家庭建设,提高社会参与度。同时,保障与健康相关的公共设施用地需求,重点加强健康学校建设。加强学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完善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等相关政策。
(三)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以乡镇为中心,建立具备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农村特困供养服务、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相互配合,形成农村基本养老服务网络。提高乡村卫生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能力。支持主要面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幸福院等互助型养老服务发展,建立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开发农村康养产业项目,鼓励村集体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发展养老服务。
(四)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正常调整政策。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做好农民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健全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及相关保障制度的衔接机制。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统筹发展,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完善社会事务管理,健全优抚安置制度。
(五)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
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产业,鼓励就业创业帮扶载体建设,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依托各级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不断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政策和服务体系,发挥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用,宣传就业创业政策,提供就业援助等各类公共就业服务;面向农村转移劳动力、返乡农民工、脱贫劳动力开展农作物植保员、家畜繁殖员、模具工、中式烹调师等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技能;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排查检查,执行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制度,落实根治欠薪各项举措;鼓励返乡入乡人员创新创业,按规定落实创业场地补贴等政策,在政府投资开发的孵化基地等载体中安排一定比例场地,免费向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提供。
(六)扩大农村消费
一是多措并举畅通增收渠道。支持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乡村富民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建设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农民工就业支持政策,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平等就业、同工同酬制度。深入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提高农民土地增值收益分享比例。二是实施农村消费促进行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农村家电更新行动,落实家具家装下乡补贴和新一轮汽车下乡政策,促进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完善县城和中心镇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向农村拓展,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意愿。三是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加强农村市场建设,完善农村商贸服务网络,优化县城批发市场、集散中心、商业网点布局。实施农村消费环境净化专项行动,聚焦食品药品安全、农资供应等领域,依法打击假冒伪劣、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规范农村市场秩序。
第六章 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第一节 健全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
鼓励农民以土地、林权、资金、劳动、技术、产品为纽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组建合作社联合社,强化农民作为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积极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强农技指导、信用评价、保险推广、市场预测、产品营销等服务,为农民参与产业融合创造良好条件。改善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提高个体农户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鼓励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契约型、股权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小农户专业化生产,提高小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社会保障”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鼓励行业协会或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普通农户等组织共同营销,开展农产品销售推介和品牌运作,让农户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第二节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为主线,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土地三权分置制度。一是探索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为第三轮承包工作的平稳过渡摸索经验。二是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依法保护集体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前提下,平等保护土地经营权。三是继续推进利用农村土地承包地确权成果,规范利用确权成果增加村集体收入的民主议事程序,明确资金使用方向和监督管理措施,承包费的标准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会议民主议定,确保承包费科学收、合理支、程序合法。四是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探索建立工商资本租赁农户承包地上限控制、分级备案、审查审核、风险保障金和事中事后监管等制度。五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和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引导土地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生产经营公司等市场主体集中,连片发展高效规模农业。六是发展多种形式托管模式,规范项目实施,提升农业生产托管对小农户服务的覆盖率。七是建立健全县级仲裁委员会和乡镇农村土地承包调解委员会,探索建立仲裁员职业资格管理制度。
第三节 推进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
以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为切入点,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发展集体经济,保护成员财产权益。一是在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开展集体资产年度清查,加强集体资产财务管理,规范集体经济组织机构设置、运行机制、财务管理制度等,积极探索股份经济合作社与村委会账目分置并行、分账管理的“村经分离”运行体系。二是完善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的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等权能和管理办法。三是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开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四是规范农村产权交易行为,拓展交易品种,完善交易平台的抵押担保融资功能,实现凡集体资源资产承包、出租、出售和集体投资的生产公益事业工程项目必须纳入省农村产权交易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公开交易。
第四节 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按照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要求,建立健全省市县乡村五级宅基地管理机制,进一步放活使用权,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到2025年,农村空闲宅基地比例由目前的3%下降到2.7%左右。一是结合国土调查、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等工作,推动建立农村宅基地统计调查制度,组织开展宅基地和农房利用现状调查,全面摸清宅基地规模、布局和利用情况。二是加强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严格落实“一户一宅”规定。以开原市庆云堡镇和昌图县亮中桥镇省级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为依托,通过自主经营、合作经营、委托经营等方式,依法依规发展农家乐、民宿、乡村旅游等。
第五节 深化农垦经营体制改革和供销社改革
坚持以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为主线,构建农垦集团化、企业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新格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农垦国有土地资源全面激活,促使资源、资产、资本、资金“四资联动”有效实施,农垦国有资产快速升值,为农垦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全面增强铁岭农垦的内生动力、发展活力、整体实力,使农垦事业向更高层次,更高领域发展。同时,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加快形成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和县域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做到为农、务农、姓农。
第六节 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一是加快培育一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到2025年,农业部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登记的家庭农场数量达到3000家;鼓励适度规模种养大户通过规范生产经营认定登记转型为家庭农场,重点培育一批特色鲜明、运作规范、经济效益好的示范家庭农场。二是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工作实现全覆盖,示范合作社创建取得重要进展,农民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基本建成,农民合作社规范运行水平大幅度提高,服务能力和带动效应显著增强。到2025年,农民加入合作社的比例保持在20%左右。三是支持农业龙头企业采取租赁农户承包地、雇佣农民劳动力等方式,建立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户参与融合发展的能力。四是发展多样化的融合与合作方式,为小农户参与融合发展创造便利条件。
第七章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
第一节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组织体系
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大力推进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推行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代表中党员应当占一定比例。提高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一肩挑”比例,实现“应挑尽挑”。推进农村党员责任区建设。建强跨村产业联合党委,加强农民合作社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夯实乡村振兴组织基础。
(二)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
以县(市)区为单位,对村党组织书记集中调整优化。健全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聘用事业编制人员机制。加大对农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等人才培养选拔村党组织带头人力度。推行村级后备人才“一村一名大学生”和“雁归计划”,充实村级后备力量。加强选派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管理工作,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教育引导广大农村党员自觉用习近平“三农”思想武装头脑。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全面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干部直接联系基层党组织等制度。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定期走访慰问农村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以试点县为牵引,稳妥有序开展农村违规发展党员组织处置工作。加大在青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妇女中发展党员力度。
(四)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责任与保障
严格落实各级党委主体责任,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情况作为每年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以及领导班子综合评价和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抓好“支部创星、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等活动,着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全面执行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稳定的村干部基本报酬、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和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政策。
第二节 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一)深化村民自治实践
坚持自治为基,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严格落实村级重大事务“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充分发挥广大农民“说事、议事、主事”的积极作用。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下放到基层。统筹城乡社区协调发展,推进农村社区规范化建设。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打造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培育发展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维护村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别法人地位和权利。
(二)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坚持法治为本,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在村(社区)推进法律顾问制度,建立法制教育和法律服务长效机制,探索适应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精准普法模式。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和法治为民意识,将政府涉农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建立健全乡村调解、县市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机制。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依托乡镇、村屯及乡镇企业、养殖大户、个体从业人员等组织和群体,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三)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
构筑农村地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打击侵害农民权益、影响农业生产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深入开展禁毒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涉毒违法犯罪活动,力争实现“五升五降”,保证辖区不发生重大涉毒违法犯罪案件,守住每十万人口命案发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进一步优化农村社区警务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工作,切实提高动态环境下社会治安管控能力,打造具有农村特色的社会治安防控格局。打造信息化、智能化的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乡村综合治理体系。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逐年降低信访矛盾增量。强化乡村安全生产监管,深入开展农村地区危险品、道路、消防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依法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宗教渗透活动打击力度,加强政策宣传,教育引导广大信教群众依法开展宗教活动。
第三节 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一)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融入到农民日常生活之中。加强宣传普及,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角度、多渠道做好宣传展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组织基层理论宣讲,持续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育先进典型, 选树一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模范人物,大力宣传基层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身边典型, 让学先进、做模范在农村蔚然成风。开展道德评议,发挥农村优秀干部、乡村教师、退伍军人、文化能人、返乡创业人员等新乡贤作用,积极组织开展村民议事会等道德评议活动,传播主流价值。
(二)繁荣发展乡村优秀文化
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全面整合农村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观、丰富活跃文体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开展系列关爱活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不断拓展文明村镇创建范畴,提升文明村镇创建质量,打造文明村镇示范典型。深入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优秀家风家训,以良好家风引领农村社会风尚。实施文明单位城乡共建活动。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有效打击各类非法出版物,净化文化环境。进一步推进乡村志愿服务规范化、项目化建设,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
(三)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让向上向善的精神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乡村新时尚。开展诚信主题教育,强化农民群众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诚信意识。不断完善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活动,提升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开展“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活动,以革除陋习讲文明、爱护环境讲卫生、破除迷信讲科学、尊老爱幼讲美德、戒奢克俭讲节约等行动为载体,提升农民群众精神风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第八章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第一节 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
以县(市)区为单位,开展常态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建立农户主动申报、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相结合的动态发现与核查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进行动态监测。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网格化管理体系,加强防止返贫监测网格排查队伍建设。坚持集中排查和日常监测相结合,乡镇每季、村组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走访摸排。建立快速响应和帮扶机制,根据监测对象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精准施策。严格把握退出标准,规范退出程序,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第二节 提升脱贫人口和监测人口收入水平
发展壮大脱贫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农产品加工流通设施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补齐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支持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乡土人才在脱贫地区创新创业。通过提供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生产经营技术培训等支持,组织实施好到户类产业帮扶项目。推进建设一批村级光伏电站,稳定、持续带动帮扶对象和村集体经济增收。强化各类乡村振兴项目和工商资本下乡项目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最大限度地把增值点留在当地、留给农民。健全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帮扶机制,保持脱贫人口就业规模总体稳定,优先支持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外出务工,稳岗就业,扩大就业帮扶覆盖。继续开发乡村治理公益岗位,优先安置脱贫人口中弱劳动力、半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第三节 继续做好社会帮扶
保持全市定点帮扶基本稳定,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组织市、县两级有关单位开展定点帮扶,继续从政策、资金、消费等方面对定点帮扶村进行支持,创新帮扶内容和方式。大力发挥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等选派干部作用,助力乡村振兴。继续与省内对口帮扶市鞍山市进行交流合作。百企兴百村引导和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帮扶,营造全社会共同帮扶的良好氛围。
第四节 扎实做好重点工作和政策的有效衔接
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保持教育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建立健全巩固拓展“义务教育有保障”成果长效机制和控辍保学工作机制,继续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完善医疗保障政策。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逐步实现向统筹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常态化保障平稳过渡。完善过渡期脱贫人口待遇保障政策,合理确定医疗保障待遇,增强基本医疗保险保障功能,提高大病保险保障能力,夯实医疗救助托底保障。提高社会救助综合保障能力。分层分类实施社会救助,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稳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加强社会救助资源统筹,对基本生活暂时陷入困难的群众加强临时救助。有效保障住房安全。在保持政策稳定、延续的基础上调整优化,逐步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对农村低收入困难群体给予支持,健全完善农村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确保所有保障对象住房安全。
第九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政策水平,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建立市负总责,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强市级有关部门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各地区、各部门按照职责和工作分工,制定推进落实本规划时间表和路线图,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扎实推进,确保工作任务落实落地。
第二节 强化政策扶持
完善乡村用地政策,建立健全农村新增用地保障机制,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建立完善易地补充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统筹及利益调节机制,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农房和宅基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强耕地保护意识,强化各级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鼓励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持续增强保护耕地动力。落实各项惠农支农政策,提高农业风险保障。加快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支持保险机构因地制宜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业务,实现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推广开展玉米、水稻两大主要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等业务;探索建立设施农业保险、水产养殖保险制度;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设计多层次、可选择、不同保险水平的保险产品。
第三节 加强资金投入
建立健全“三农”财政投入保障制度,明确和强化各级政府“三农”投入责任,公共财政要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本规划目标任务相适应。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大政府对农业绿色生产、可持续发展、产业融合、农村人居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担保贴息、民办公助、风险补偿等措施,撬动更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向乡村振兴。
第四节 强化人才保障
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引导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返乡入乡人员和“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优秀人才创新创业。有组织地动员城市科研人员、教师、医生等下乡服务。实施“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计划,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农民工落实创业培训补贴政策。
第五节 加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
按照提高素质、改善条件、提升能力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整合执法职能,集中行使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和行政检查职能,强化监管手段,构建权责明晰、上下贯通、指挥顺畅、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为农业发展建设提供保障。
第六节 加强考核督导
各级政府要按照正确政绩观要求,建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健全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将规划实施成效纳入本级政府目标任务考核和领导干部重要考核内容,将考核结果作为各级党政干部年度考核、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