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铁岭市加快消费品工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主题分类:
发文机关: 成文日期:
标  题: 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铁岭市加快消费品工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发文字号: 政策解读〔2018〕54号 发布日期: 2018-09-20
文件 file

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铁岭市加快消费品工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铁岭市加快消费品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5月19日


铁岭市加快消费品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工业八大门类产业发展政策的通知》(辽委办发〔2016〕49号)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实施意见》(辽政办发〔2016〕102号)精神,加快推进我市消费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升中高端消费品及适应市场需求消费品供给能力,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铁岭行动纲要〖BF〗》(〖BFQ〗铁政发〔2016〕7号),加快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满足消费需求,不断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促进消费品工业迈向中高端。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平台搭建、环境营造、金融支持、舆论宣传等方式,引导企业按照消费升级的方向,提升供给质量,带动产业升级,拓展市场空间,提高盈利能力,激发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培育品牌的内生动力。
    ——坚持高端发展。坚持走创新供给、标准引领、品牌发展、质量为先、集群集约、智能升级的高端发展之路,引导增量、优化存量、主动减量。大力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升产品质量,重塑品牌,推动消费品工业向高端迈进。
    ——坚持创新驱动。加强技术创新、精品创造、品牌创建和标准创制,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释放消费品工业发展新动能。
    ——坚持供需协同。兼顾当前与长远,注重供给侧和需求侧协同发力,进一步发挥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有效投资需求的拉动作用,拓展市场应用空间,实现消费品工业发展向更优质量和更高效率的供需平衡跃升。
    ——坚持精准施策。聚焦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重点产品,精准发力,分类施策,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落地上下实功,在精准服务上见实效,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坚持政府引导。围绕长期布局和短期调整结合、软环境建设和硬环境建设结合、投资补短板和培育新动能结合、市场作用发挥和市场失灵矫正结合,创新思路、转变理念,发挥好政府引导促进作用,发挥好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尊重企业意愿,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具体化、可操作、能落地。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消费品工业主导产品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提高有效供给能力,形成高质量、可持续、有活力、有特色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成为全省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年增长力争达到7%以上。
    ——消费品工业类新进规模以上企业10户。
    ——新增消费品类省级名牌产品5个,市级名牌产品10个。
    ——形成年产值亿元以上消费品企业25户,全市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域达到10个以上。
    二、发展重点及主要任务
    (一)做大做强轻工产业。
    重点发展农副食品加工、食品饮料和酒制造、造纸及木材加工3个特色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支持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1.农副食品加工业
    发挥铁岭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资源优势,打造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的绿色有机食品产业链,培育一批以绿色生态为品牌特色、从事资源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
    (1)畜禽屠宰加工业
    ——重点产品:生猪、肉禽、肉牛冷鲜分割肉,熟食制品,分割肉副产品等。
    ——关键技术:食品冷杀菌防腐技术、干燥成熟技术、微冻保鲜技术。
    ——依托重点企业:胜利牧业、嬴德肉禽、九星食品、大成农牧、国美农牧、曙光农牧、润霖食品、盛德牧业、福润肉类、中敖西丰清真食品等。
    ——产业布局:鼓励重点企业在屠宰加工、检测检验、质量追溯、冷链设施、副产品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等方面改造升级,全面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和智能化水平。引导屠宰企业延伸产业链,推进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昌图县重点加强昌图黑猪地方品种的培育养殖,形成地方特色肉类品牌,重点推进国美农牧绿色产业化基地开发项目,以曙光农牧、九星食品为龙头,打造全省最大的生猪精深加工基地。西丰县以中敖等肉牛屠宰加工企业为龙头,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大户”模式,探索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进肉牛产业链开发建设,打造全省最大的肉牛精深加工基地。开原市、清河区以嬴德肉禽、胜利牧业、润霖食品等肉禽屠宰加工企业为依托,打造全省最大的肉禽精深加工基地。
    (2)玉米精深加工业
    ——重点产品:淀粉、淀粉糖、玉米胚芽油、玉米蛋白粉、乙醇、膳食纤维等其他副产品。
    ——关键技术:生物酶工程关键技术,生物分离关键技术,天然活性物质提取、分离、纯化技术,发酵产品关键技术等。
    ——依托重点企业:辽宁益海嘉里地尔乐斯淀粉科技有限公司、辽宁三星玉米产业科技有限公司、国投生物能源(铁岭)有限公司3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等。
    ——产业布局:重点支持现有玉米深加工企业适度扩大生产规模,围绕玉米蛋白、膳食纤维等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引进培育一批新项目、新企业。加快推进调兵山3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建设,围绕玉米燃料乙醇副产品综合利用,推进一批饲料精深加工项目,打造辽北玉米深加工产业基地。
    (3)植物油加工业
    ——重点产品: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豆粕、豆浆粉、油酸等副产品。
    ——关键技术:植物油低温冷榨制油技术,生物分离关键技术、大豆皂角催化水解技术。
    ——依托重点企业:九三集团、金铎科技、盛鑫油脂。
    ——产业布局:加强优质大豆、花生等油料作物种植基地建设,扩大种植规模,着重扶持现有植物油生产企业采取先进技术提升装备水平。支持企业(或项目)开展豆粕及其资源的深加工,开发饲料用大豆蛋白肽等产品,形成大豆加工的上下游产业链。鼓励以非转基因大豆、花生为原料进行高级烹调油、营养保健油、高档豆浆粉的研制开发。重点支持花生产业深加工,依托全市100万亩花生种植基地的优势,鼓励昌图县建设低温压榨花生油和功能性花生浓缩蛋白项目。
    (4)粮食蔬菜加工业
    ——重点产品:大米、杂粮制品、粮食深加工产品、脱水果蔬制品、速冻果蔬制品。
    ——关键技术:智能化粮食加工设备的应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防腐保鲜、抗氧化、发色和护色新技术,食品原料风险因子筛查、预警与控制技术,食品加工过程中危害物的控制技术。
    ——依托重点企业:曙光农牧、周氏米业、绿荷工贸、绿源米业、方兴米业、昊军食品、川顺食品、金月花生制品。
    ——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县域、乡镇、村特色产业基地的加工业,促进资源的转化。在粮食加工方面突出发展以水稻、玉米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产业。利用我市优质的水稻资源,突出绿色种植加工特色,鼓励优质米、专用米、营养强化米、糙米、发芽糙米等产品开发,形成地方稻米的品牌优势。紧密结合电商平台建设产地直供体系,打造铁岭大米品牌。重点支持曙光农牧实施打造“粗粮膳食中国品牌”计划,大力发展玉米主食产品,形成一批产品特色鲜明的粗粮加工企业。在蔬菜加工方面,重点发展脱水果蔬产业,鼓励现有企业应用冻干脱水技术,打造速冻、脱水果蔬制品出口加工基地,形成“优势品种、优势产区”的“双优”加工布局。推动天淇食品果蔬冷链物流技术改造和胜利牧业新上10000吨冷库项目尽快实施,鼓励铁岭县、开原市等蔬菜种植基地发展净菜加工产业,建设中央厨房净菜处理配送中心,打造产地集中加工、分散供应的现代蔬菜加工基地。
    2.食品、饮料及酒制造业
    ——重点产品:休闲食品,保健食品,榛仁制品,鲜奶,酸奶,高品质奶粉,新品种啤酒,苹果、蓝莓等浓缩果汁,果汁饮料,中高档白酒,参茸保健酒。
    ——关键技术:食品冷杀菌技术,生物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技术,有机酸提取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基于食品加工需求的酶蛋白催化特性的改善,食品原料风险因子筛查、预警与控制技术,食品加工过程中危害物的控制技术。
    ——依托重点企业:华润雪花啤酒、小王子食品、大牛乳品、富康食品、李先生食品、鹿城酿酒、吉达生物、国兴酒业、西丰茅台保健酒项目、三能科技。
    ——产业布局:聚焦发展资源型深加工食品,开发功能性保健食品,重点支持小王子食品、富康食品等企业开发有地方特色的新型休闲食品和方便食品,打造特色品牌。支持铁岭县、开原市、昌图县等榛子种植基地发展榛仁制品深加工项目,加快优势资源的转化升值,着力推进嘉翔食品年加工500吨蔬菜面、九三集团年产3万吨动物油脂精炼等一批新上项目尽快投产。重点支持中高端白酒,特别是保健酒产业发展,紧密围绕茅台集团健康产业园项目建设,拉动一批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发展,形成果蔬饮料、保健酒等产业集聚区。
    3.造纸及木材加工业
    ——重点产品:高、中档生活用纸,成人、婴童尿裤、尿片、卫生巾,湿巾,工业用纱管纸,高档包装箱纸板,木材制品、新型木纤维板材、地板、家具。
    ——关键技术:模切压痕工艺技术,数字化印刷技术,印刷质量检测技术,造纸废水资源化及超低排放关键技术,木地板坯料/基材质量控制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依托重点企业:兴东纸业、豪唐纸业、辽宁德尔新材料、郁林木业、光明林业、飞盛包装。
    ——产业布局:进一步提高造开原八宝造纸产业园的功能,完善其配套设施,重点发展生态环保型生活用纸、工业用特种纸、新型环保包装用纸及纸制品。依托德尔新材料等木材制品企业,重点发展人造板生产及深加工,促进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
    (二)优化发展纺织工业。
    ——重点产品:柞蚕丝面料、服装,蚕丝家居用品,混纺绢丝绢纱,日用蚕丝制品,合成纤维机织过滤布,电解隔膜布。
    ——关键技术:新型织造技术,印染前处理技术,蚕丝及其织物的染色方法,清洁生产技术,生产线废物再循环使用。
    ——依托重点企业:采逸野蚕丝、易兴丝绵、博联过滤。
    ——产业布局:重点支持西丰县利用柞蚕资源发展深加工产业,鼓励以柞蚕丝为原料的面料、成衣和制成品生产,开发精品蚕丝面料和产品。积极发展非织造布产业用纺织品,鼓励纺织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新技术应用,加强产学研合作。
    (三)提升壮大医药工业。
    围绕化学药品、中药两个领域,重点发展现代生物医药制造、现代中药产业,积极扶持对重大疾病领域原料药、医药中间体、专利到期仿制药的研发生产。
    1.化学药品制造业
    ——重点产品:抗肿瘤、抗病毒感染等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原料药,药用辅料,医药中间体,专利到期仿制药。
    ——关键技术:新型制剂技术、药物分离纯化技术、生物催化合成技术、晶型制备技术,药物生产在线质量控制技术,清洁生产技术。
    ——依托重点企业:亨泰制药、新兴药业。
    ——产业布局:进一步巩固提升化学原料药产业发展水平,支持新兴(铁岭)药业公司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拓宽经营渠道,抢占市场制高点。鼓励亨泰制药拓宽产品范围,推进专利到期仿制药研发。
    2.中药制造业
    ——重点产品:发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有效组分明确、作用机理清晰的中药新药、新型中药饮片,中药保健食品,着重人参、鹿茸、鹿胶、林蛙油等特色中药材的深层开发利用。
    ——关键技术:新型中药质量评价技术、规模化高效分离与制备技术、重要新型制剂技术、新型中药饮片制备技术、中药材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养殖技术。
    ——依托重点企业:春天药业、鹿源参茸、吉达鹿产品、鹿宝堂药业、广丰鹿产品、民和鹿产品、金丹药业、杜记膏药。
    ——产业布局:依托西丰县梅花鹿及中药材的资源优势和已形成的产业基础,利用现代中药技术,改造提升生产设施,开发生产地方特色中成药及中药饮片,打造地方特色医药品牌。依托西丰生命健康产业园,积极推进中药材、酒类、食品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富有地域性特点的保健品产业。重点支持清河区中慈药业年产500吨中药饮片口服液、辽宁鹿滋堂鹿胶与黑参开发生产、昌图万康药业新专利中药等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优质项目。
    三、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程
    (一)实施“增品种”工程。
    1.以创新推动品种差异化发展。强化自主创新,补齐产品短板。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深挖潜在市场,细分领域,细化品种,创造品种差异化的价值。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重点支持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产学研平台,形成大中小企业全面创新、共同开发新产品的全新格局。
    2.以“互联网+”实现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信息化、智能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支持企业以电子商务为手段提高供应链协同和商务协同水平,鼓励和引导周氏米业、绿荷工贸、川顺食品、采逸蚕丝、春天药业等品牌企业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在充分满足大批量生产需求的同时,实现多品种小批量混线生产和多样化、个性化定制生产。依托“逛大集”等电商平台,推介整合农资、农副产品产业合作,鼓励创建新业态、新模式的电商平台。
    3.以新材料、新工艺、新创意的运用推动新产品的研制。支持企业从优化工业设计、引进先进工艺、开发应用新材料、智能生产和现代化管理等多方面开展集成创新、原始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优势。引进国内外先进工业设计理念,借助省内各大高校工业设计的专业力量,对现有品牌产品进行创意设计,实现满足消费者需求与创造企业效益相统一。
    (二)实施“提品质”工程。
    1.加强质量的管理与评价。引导企业学习和运用卓越绩效、质量可靠性整体解决方案(TSQ)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增强全面质量管理能力。在高档乳制品、肉制品、白酒、日用消费品等行业逐步开展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建设。
    2.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鼓励企业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鼓励企业通过自我声明的形式,明示产品实物质量达到的标准。支持纺织品企业积极采用和参与制定国际质量检验检测标准,支持有条件的医药企业通过国际先进水平的GMP认证,鼓励发展第三方质量检验检测认证服务。鼓励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生产设备智能化改造,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
    3.强化标准的支撑作用。围绕产品质量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需求,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和省级产品设计、关键材料及零部件、生产制造等产业技术基础标准制定工作,加强产品售后服务、标签标识等领域标准制定,特别是智能产品、定制产品和特殊人群产品等新兴领域标准制定。鼓励行业组织和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相关技术法规的制定,鼓励企业有效采用先进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国际市场对我市消费品检测及认证结果的认可度。
    (三)实施“创品牌”工程。
    1.培育自主品牌。强化企业品牌发展和竞争意识,支持向自主设计、自创品牌发展。推进品牌国际化,提高食品、纺织、医药等行业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例,扩大“铁岭制造”的影响力。引导企业制定实施定位明晰的品牌发展规划,深入挖掘品牌文化内涵,开展品牌整体宣传。鼓励企业创新品牌营销模式,运用网络精准营销、在线服务等手段促进品牌推广。
    2.推进区域品牌提升。发挥优势品牌企业引领作用,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度高的区域品牌。加强行业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管理和地理标志、原产地标记产品保护。继续巩固提升西丰鹿产品、凡河大米、开原榛子、昌图花生等地域特色品牌影响力。
    3.完善品牌服务平台建设。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品牌运营专业机构,鼓励其开展品牌管理咨询、市场推广等服务。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设计创意中心、品牌推广中心和广告服务中心,鼓励并购国外高端品牌,扩大品牌影响力。
    4.加大品牌宣传。鼓励企业充分发挥互联网、微信等新兴媒体及各类传统媒体的正面舆论引导作用,开展品牌故事宣传活动。鼓励各级政府网站开设消费品自主品牌宣传栏,推广和宣传本地区优秀产品品牌。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HTF〗支持企业利用国家、省促进工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扶持企业发展的各类基金,加大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投入力度,并在优化创意设计、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等方面深耕细作。引导企业利用国家、省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现代畜牧业建设资金等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加工业企业在行业领域内的竞争力。落实《关于支持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发展若干规定的通知》(铁政办发〔2014〕7号),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和建设新上深加工项目。推进能效标识、绿色标识等认证制度,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以严格的安全、环保、质量、技术等标准,倒逼传统消费品行业加快转型升级。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农委
    (二)实施项目牵动战略。〖HTF〗充分利用我市优质的农业资源,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消费品产业企业落户铁岭,培育引导有发展潜力的规模以下中小企业积极开拓市场,创新营销方式,尽快做大做强成为行业骨干,提升地方产业及品牌的影响力。鼓励域内重点企业创新发展方式,实现生产方式从传统向绿色转变,注重资源环境保护和集约发展,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打造叫得响的知名品牌。引导企业创新产品品种、提升产品品质,着重打好绿色牌、有机牌、健康牌,形成本地区产品独特的竞争优势。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农委、市商务局、市招商局
    (三)创新融资方式。〖HTF〗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适应工业发展的能效信贷、绿色信贷和以商标权、知识产权、政府采购订单等为质押物的新兴信贷业务,加大对消费品重点领域企业的支持。积极争取国家、省融资担保基金支持,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优势产业项目,促进消费品工业产业升级。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采取上市融资、债券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等方式募集资金。支持企业开展产业升级和并购重组,完善企业股权融资渠道。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金融委、市人民银行、铁岭银监分局
    (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HTF〗落实国家、省有关简政放权的工作部署,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确保既支持创新发展、激发活力,又严格依法监管、防范风险。加大对商标、包装、外观设计、发明专利、认证标识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维护公正、公平的市场秩序。着力减轻企业负担,落实各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健全涉企收费监管体制,完善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实行分级管理、常态化公开,遏制各种滥收费行为。落实各类小微企业收费减免规定,营造支持消费品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编委办、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市国税局


抄送: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铁岭军分区,市纪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各人民团体,国家及省驻市直属机构,各新闻单位。

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5月19日印发

解读 unscramble
图解 Picture interpre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