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铁岭市重点民生实事主题新闻发布会

来源: 时间:2025-04-29 16:07:28

主持人:市委宣传部新闻宣传科科长 杜晓楠

发布人:铁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孟令森,铁岭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周野,铁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臧丽君,铁岭市医疗保障局局长宁丽岩,铁岭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付强

发布单位:铁岭市人民政府

文字实录

市委宣传部新闻宣传科科长杜晓楠:

各位记者朋友:

  下午好!

  今天,我们召开2025年铁岭市重点民生实事”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邀请铁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孟令森,铁岭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周野,铁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臧丽君,铁岭市医疗保障局局长宁丽岩,铁岭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付强,发布相关领域民生实事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辽宁日报、东北新闻网、二三里资讯、铁岭市融媒体中心

  首先请孟令森局长发布有关情况

铁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孟令森:

各位记者朋友:

  2025年,市住建局重点实施凡河新区排水防涝设施改造和老城区老旧电梯更新改造2件民生实事。

  一、凡河新区排水防涝设施改造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铁岭市城市排水防涝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按照住建部提出的“源头减排、管网提标、蓄排结合”的治理思路,积极谋划包装城市排水防涝项目,通过实施项目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今年,我们住建系统在凡河新区实施了改扩建客水明渠、改造排水管网及泵站工程项目,计划对东起机动车业务检测大厅,西至莲花中学北侧的5.6公里客水明渠进行清淤及改造,同步对5座泵站进行设备更新。通过开展明渠清淤、改造明渠渠体、更换泵站设备、新建雨排闸门等手段,多措并举,使凡河新区外来客水得到有效疏导,提高凡河新区的排水防涝应急能力,切实解决新区强降雨应急问题。

  该工程已于20253月开工建设,完成了施工降水、施工便道修筑、渠体预制件采买等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浆砌石砌筑、渠体垫层铺设。预计今年12月底前全部完工。项目完工后,将切实提高凡河新区排水能力,有效降低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引发的洪涝风险,避免道路塌陷、电力中断等次生灾害发生,确保城市正常运转,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老城区老旧电梯更新改造

  去年,国家出台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住建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印发通知,明确将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范围,重点支持使用年限超过15年、不符合现行安全标准、运行故障率高、居民更新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老旧电梯更新。

  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工作是保障居民日常出行安全、提升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个别老旧电梯出现不同程度的线路故障、异响、骤停关人等问题,电梯安全隐患日渐凸显。维护成本高、资金缺口大,几乎是所有使用“高龄”电梯小区的共同困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工作,为加快推进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切实解决老旧小区“上下楼”难题,提高住宅电梯安全运行水平,我们住建系统积极谋划包装了银州区和开发区老旧电梯更新改造项目。

  2024年,铁岭市申报并获批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项目10个、电梯46部,其中:银州区电梯更新项目4个、电梯18部;开发区电梯更新项目6个、电梯28部。目前,老旧电梯更新改造项目已全部完成签约并开工,预计今年6月底前完成全部改造工程。

  接下来,市住建局将抢抓国家政策机遇,继续谋划包装项目,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让更多民生实事惠及百姓。

市委宣传部新闻宣传科科长杜晓楠:

  下面请周野书记发布有关情况。

铁岭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周野:

各位记者朋友:

  2025年是铁岭市奋力推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决胜之年。市委、市政府将“安装健身器材设施”和“开展公益性惠民演出”纳入年度民生实事清单,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牵头单位,市文旅广电局将进一步聚焦群众需求,强化责任担当,以更实的举措确保两项民生实事落实落地。

  开展公益性惠民演出方面:全年计划组织戏曲进乡村、非遗进社区、进校园等公益惠民演出140场以上。其中,“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和送戏下乡110场,戏曲进乡村10场,非遗进校园、进社区7场,文艺院团公益惠民演出30场。目前,已开展公益性惠民演出22场。

  今年的公益性惠民演出突出三个特点。一是丰富节目类型。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进一步优化传统歌舞类节目,新增传统曲艺、旅游歌曲、戏歌等内容。同时,面向青年群体推出吉他展演、架子鼓等专场演出。二是拓展服务载体。在充分发挥全市文化广场主阵地作用的基础上,将惠民演出的舞台拓展到村(社区)、校园、商圈景区等新场景,进一步拓宽群众观赏途径。三是强化质量管控。建立市直单位、县区文旅部门、文艺团体“三级联动”创作机制,实行“专家驻团指导”制度,从内容到表演形式进行优化提升,确保演出质量。

  安装健身器材设施方面:今年,我们将抓牢需求、进度、质量三个关键环节,项目化推进全民健身设施安装工作,使之成为群众身边的“健康加油站”。

  一是科学化布局。依托器材使用率大数据分析,重点采购篮球架、健身路径等8类高需求设备。新建篮球场、足球场、门球场等大型设施,补齐体育公园建设短板。同步推进7个县(市)区体育公园改扩建,完善各县(市)区大型体育场地设施短板。

  二是项目化实施。挂图作战,3月底前,根据各县(市)区上报器材需求量制定器材确定采购方案。6月底前,进行招投标。9月底前,完成采购工作。11月底前,完成器材运输安装并验收。

  三是标准化推动。通过体育民生工程的持续实施,我市城乡15分钟健身圈已基本完成,实现城乡健身器材覆盖率达到100%,全市人均运动场地面积提升到2.32平方米的良好效果。今年,我们还将举办第十届中国北方体育舞蹈公开赛、第十届徒步大会等诸多赛事,继续营造全民健身的浓厚氛围。

  民生实事承载的是群众的美好期盼,检验的是政府的治理效能。市文旅广电局将推动优质文化直达基层,完善全民健身设施,为城乡人民提供更有效率、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的满足感、幸福感。同时,恳请各位媒体朋友继续关注支持我们的工作,共同讲好铁岭故事、传播铁岭声音!

市委宣传部新闻宣传科科长杜晓楠:

  下面请臧丽君主任发布有关情况。

铁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臧丽君:

各位记者朋友:

  市卫健委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推进卫生惠民工作提档升级,让铁岭市民享受更多健康“红利”。下面,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今年以来的全市卫生健康领域两项重点民生实事推进落实情况。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能力建设方面

  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是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网底”,是乡村振兴的前沿阵地,更是保障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市政府自2023年起,计划连续四年将“建强中心乡镇卫生院”纳入民生实事项目,累计为每家卫生院投入100万元用于能力提升。2023年、2024年已完成11家中心乡镇卫生院升级改造。改造后的卫生院实现了环境设施全面升级,业务用房面积平均增加,科室布局科学合理,医疗设备总值提升,服务能力显著提升。2025年,市政府继续投入财政资金500万元,按照《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实现功能任务与资源配置合理、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健全、业务管理规范、综合管理达标等要求,再建强5家中心乡镇卫生院。截至目前,我委已在详细调研基础上确定建强铁岭县蔡牛镇、开原市庆云堡镇、昌图县付家镇、昌图县金家镇、西丰县郜家店镇5家中心乡镇卫生院,目前5家中心乡镇卫生院正在按照《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申报建设内容和设备更新计划,我们也多次深入到各中心乡镇卫生院,指导各县(市)区卫健局按照“一院一策”的方式进行升级改造,5家中心乡镇卫生院项目建设整体规划、功能布局、环境改造初步设计、设备采购意向现均已完成。

  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公共场所健康支持水平方面

  2025年,市政府投入财政资金55万元,卫健部门自筹资金145万元,共计200万元,要在全市30个公共场所建设健康小屋并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仪)以及急救药包,提升群众的急救能力;新建1座爱心献血屋,提升临床用血的保障能力。市卫健委联合文旅、住建、教育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2025年提升公共场所健康支持水平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了健康小屋、爱心献血屋的建设标准、职责分工及实施计划,建立了市县协同、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确保任务落实到位。

  首先向大家汇报健康小屋建设情况

  截至目前,我们已完成25个健康小屋点位的勘察及数据采集,剩余5个点位的确定和数据采集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同步启动细化设计工作。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一体化检测仪、急救耗材药品等的采购预算已形成初稿,预计5月中下旬启动招标程序。急救药品及耗材清单已拟定,将以实物采购和渠道储备相结合方式保障后续使用,相关制度和流程正在完善。

  第二个是爱心献血屋建设的情况

  新建爱心献血屋将配备智能叫号系统、空气消毒设备及急救保障单元,将献血等候时间缩短至15分钟内,确保献血过程安全、高效;室外LED智慧大屏将滚动播放献血科普知识、公益宣传片;提供免费WiFi、个性化纪念品及献血后的健康咨询服务,营造温馨舒适的献血环境。献血屋选址本着交通便利,日均客流量超5000人次,周边配套成熟的范围,已经确定在银州区的太平洋商场南侧。主体为焊接钢性框架结构,整体施工图纸、结构设计、功能分区及设备配置方案编制完成,现已进行到意向公开阶段,预计5月进行公开投标。日常管理、设备维护及献血者服务流程等制度正在完善。

  下一步,市卫健委将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通过两项重点民生实事的实施,让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让健康管理服务“近起来”,让爱心奉献精神“传播开来”!也恳请媒体朋友和广大市民继续监督支持。

市委宣传部新闻宣传科科长杜晓楠:

  下面请宁丽岩局长发布有关情况。

铁岭市医疗保障局局长宁丽岩:

各位记者朋友:

  医疗保障关系着民生福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是民生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医疗保障局持续推改革、强监管、优服务,以一年一件医保领域重大民生实事的作为,努力让医保改革发展的成果红利更多地惠及全市人民。

  生育是家之大事,也是国之大事。聚焦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营造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需求,2025年,我们把医保民生实事定位在“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政策,提高生育门诊保障水平”上,围绕辅助生殖、产前检查以及领取失业金人员生育医疗待遇再出新政。一是提高产前检查待遇。将参保的人员在市域内(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在备案地)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规定的产前检查费用(应由公共卫生经费支付的除外)纳入基本医保门诊保障范围,不设起付标准,职工医保参保人报销比例是70%,孕期内最高支付2000元;居民医保参保人报销比例是60%,孕期内最高支付1500元;享受这一待遇后,仍有没报销的产前检查费用的,还可以纳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的保障范围,职工医保参保人每年还可报销3000元,居民医保参保人每年还可报销500元。二是将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参保人员在省内有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资质的22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医,发生的8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不设起付标准,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报销比例分别为60%50%。三是失业人员可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由失业保险基金代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时,同步缴纳职工生育保险。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可与参保职工同等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在内的生育保险待遇。

  相关政策今年实施以来,已享受待遇5230人次,医保基金支付147.89万元,切实减轻了生育经济负担。未来我们还会适时推出新政、优化服务,助力降低生育成本,为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贡献医保力量。

市委宣传部新闻宣传科科长杜晓楠:

  下面请付强理事长发布有关情况。

铁岭市残联理事长付强:

各位记者朋友:

  市残联紧紧围绕增强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致力于为残疾儿童提供更优质、更贴心的服务,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要求对符合条件的0—14岁各类残疾儿童进行手术、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救助,同时对上述儿童中0—7岁且家庭困难的残疾儿童给予生活补助,实现“应救尽救”。

  一、救助对象:

  具有铁岭市户籍,14周岁以下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等方面有出生缺陷和发育异常、符合救助条件的儿童。

  二、救助内容:

  (一)康复训练类:0—7岁的视力、听力、唇腭裂、言语障碍、肢体(脑瘫)、智力和孤独症儿童实施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救助;8—14岁持有一级、二级残疾人证的听力(言语)、肢体等重度残疾儿童实施康复训练救助。

  (二)手术类:0—7岁的残疾儿童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视力和肢体(脑瘫)矫治手术、重度腭裂、下腭裂、脊髓裂等手术救助;8—14岁持有一级、二级残疾人证的重度听力障碍儿童、罹患重度唇腭裂的言语障碍儿童和重度肢体运动障碍儿童实施手术救助。

  (三)辅助器具类:对重度听障儿童的人工耳蜗产品、轻度听障儿童助听器产品以及肢体残疾儿童装配矫形器、配置轮椅、助行器等予以补助。

  (四)生活补助类:对在定点医疗康复机构手术或长期康复训练的0—7岁困难残疾儿童给予生活补助。

  以上7岁以下残疾儿童不需办理残疾人证;8—14岁听力(言语)、肢体等重度残疾儿童需持有一级、二级残疾人证。

市委宣传部新闻宣传科科长杜晓楠:

  下面进入答记者问环节,请记者朋友在提问前举手示意

辽宁日报记者:

  孟令森局长您好,请问我市是如何抢抓政策机遇,开展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工作的?

铁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孟令森:

  2024年,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出台了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相关工作文件,重点支持更新更换使用15年以上的住宅老旧电梯,每部电梯整体定额补助15万元。为最大程度让群众享受电梯更新政策红利,我市重点开展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全面摸排底数。目前,经摸排,全市共有15年以上(201011日前投入使用)的住宅老旧电梯共465部(铁岭县245部、西丰县19部、昌图县17部、开原市37部、银州区119部、开发区28部)。二是出台市级指导意见。2024年我市依据省住建厅和省市场局下发的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实施方案,出台了《铁岭市既有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指导意见》,明确了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相关具体内容和工作措施。三是积极争取政策资金。2024年,我们申请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的第一批老旧电梯更新改造项目共46部(银州区18部、开发区28部),目前已全部开工,计划6月底前完成全部更新改造工作。今年3月我市将剩余419部电梯全部上报更新改造计划,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关注电梯更新批复情况,指导督促有关县(市)区做好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工作。

东北新闻网记者:

  周野书记您好,铁岭市如何实现文旅兴市战略与民生事业的同频共振呢?

铁岭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周野:

  文旅兴,百业旺,实施“文旅兴市”战略,既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更是增进民生福祉的有效途径。全市将从五个方面推动“兴产业”与“惠民生”的同频共振。

  一、以文旅振兴促就业增收,夯实民生经济基础

  我们通过培育市场主体、扶持文旅企业,为城乡群众创造更多创业就业机会。在文创领域,鼓励非遗传承人、本地手工艺人参与旅游纪念品研发生产,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带动灵活就业;在乡村旅游方面,推动七里屯、五角湖村等特色村落提质升级,引导村民发展民宿、农家乐等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同时,“引客入铁”带动餐饮、交通、零售等关联产业增效。

  二、以文旅项目补齐民生短板,优化城乡服务供给

  将文旅项目建设与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例如,盘活文化活动中心、美术馆等闲置资产,改造为市民文化休闲空间;在咸州古城、铁岭老街等文旅新场景建设中,同步完善公厕、停车场、旅游公路等基础设施,既服务游客,更惠及本地居民。通过“公共服务提升行动”,推动A级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与周边社区共享服务资源,实现“建一处景区、优一片环境”。

  三、以文旅消费激发市场活力,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通过培育夜经济、打造美食IP等举措,让文旅发展成果反哺民生。铁岭记忆步行街、柴市路夜市等特色街区,既成为游客打卡地,也为市民提供高品质休闲空间;推出如意宴、铁岭火勺等美食品牌,带动餐饮业升级,让“市民日常”转化为“游客向往”。同时,开展各类文旅促消费活动,实现“游客享优惠、商户增营收、群众得实惠”。

  四、以文化服务浸润百姓生活,厚植幸福精神底色

  坚持文旅为民、文旅惠民。推动周恩来纪念馆红色研学基地、银冈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免费开放公共文化场馆,让群众在家门口感受文化魅力;通过送戏下乡、二人转巡演等文化产品,将优质文化资源送到基层。同时,及时响应游客和市民诉求,将批评建议转化为服务质量提升的具体行动。

  五、以要素保障推动长远发展,筑牢民生幸福根基

  强化资金、土地、人才等政策支撑,设立文旅发展专项资金,优先保障乡村旅游道路、旅游集散中心等民生关联项目;实施“人才支撑”计划,培养本土文旅从业者,让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实现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同时,通过整顿市场环境、深化综合治理,营造安全舒心的消费环境,让游客和市民共享“快乐文化”发展成果。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聚焦群众所需所盼,推动文旅产业与民生实事深度融合,让“文旅兴市”战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书写幸福生活的妙笔。

二三里资讯记者:

  臧丽君主任您好,请简单介绍一下健康小屋能为我们老百姓提供什么服务?达到什么效果吗?

铁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臧丽君:

  健康小屋建设是我们卫健委践行“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初心使命的具体行动。近年来,我国慢性病发病率攀升、公共场所急救需求激增,市民对便捷健康服务的呼声日益高涨。市卫健委以问题为导向,将集“科普、急救、检测”于一体的健康小屋作为重要的破题手段,重点从三方面服务百姓:

  第一,筑牢生命防线,让“救”在身边。

  根据国家心血管中心统计数据,全国每年心源性猝死高达50多万例,其中80%发生在院前,而其急救黄金时间仅4分钟。我们在每个健康小屋配备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就可以将急救的成功率,从不足1%提升至50%以上。我们将部署点位选择在政务大厅、学校、商超等人流密集区域,也是为了覆盖更多市民高频活动的区域,让突发疾病时“救命有设备、施救有人员”。

  第二,做实健康管理,让服务更贴心。

  据统计,我国成年人超重及肥胖率已超50%,带来巨大健康负担。我们在每一个健康小屋都设置了一体化检测仪,可免费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指标,数据实时同步至全市健康档案平台。国家卫健委将今年定为“体重管理年”,我们还将依托小屋开展减重指导、慢病筛查等活动,真正实现“小症早发现、大病早预防”。

  第三,推动共建共享,让健康触手可及。

  我们设计的健康小屋,不仅是设施,更是健康教育的“移动课堂”。我们将安排专人,每季度更新的科普栏、免费提供健康宣传册,将急救知识、传染病防控、慢性病防控等内容送到百姓身边。9月起,我们还将组织多轮次的急救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健康素养。

  未来,市民在逛公园、办事、购物时,都能随时体验健康服务,真正让“健康”融入生活日常。

铁岭日报记者:

  刚刚医保局发布了提高生育保障水平的民生实事,请问宁丽岩局长,在支持生育方面,医保还有哪些政策和服务?

铁岭市医疗保障局局长宁丽岩:

  医保局自组建以来,持续贯彻落实国家生育支持政策,支持二孩三孩生育政策落地实施并及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相关政策除了我刚刚发布的之外,总结起来,还有四个方面的完善和改进。一是提高生育医疗待遇标准,住院生育及计划生育,从以往的包干定额式支付,改为医保住院按比例支付,并取消了住院的门槛费,减轻生育家庭的经济负担。二是扩大生育医疗待遇覆盖面,从以往只给缴纳生育保险的女职工生育医疗待遇,扩大为给予城乡居民、灵活就业人员生育医疗待遇。三是完善生育保险补缴政策,生育津贴领取条件从参保缴费满10个月降低到满7个月,更好保障早产妇女生育医疗费用及生育津贴待遇。四是优化异地备案和结算服务,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在异地生育的,住院备案免申即享、直接结算。

《铁岭新闻》记者:

  付强理事长您好,为做好2025年残疾儿童救助民生实事,我们有哪些工作计划?

铁岭市残联理事长付强: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各项政策实施以来,市政府着力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残联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机制。市残联统筹各方资源,不断推进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均等化,提升残疾儿童康复保障能力,提高康复服务质量。有救助需求并符合救助条件的各类残疾儿童全部得到康复救助服务,实现了“应救尽救”目标。2025年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规范管理,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组织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根据《中国残联、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协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规范全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流程,便捷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全国残联信息化服务平台个人用户通道线上申请和各县(市)区残疾人联合会窗口线下申请通道,加强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机构运行管理。深入调研指导,确保基层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积极争取,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得到有效保障。年初,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被列为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我们计划向上争取资金600万元,市、县两级投入500万元。截至目前,我们争取到2025年中央和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资金692万元,比上年度增长4.7%。特别是市残联坚持早谋划早部署,认真分析资金分配结构,合理制定下拨方案,将按序时进度向各县(市)区拨付,有序推进该项重点民生实事稳步落实。

  三、优化资源,使市属公益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市残联将重点提升市残疾人服务中心康复救助能力,积极协调社会各界力量,改善康复环境,提升服务质量,不断优化感统引导、认知、社交、精细康复等康复训练服务,规范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管理,提升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有效率和残儿家长对康复训练的满意率,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稳定有序发展。

市委宣传部新闻宣传科科长杜晓楠:

  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及后续报道。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