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洁干净的社保服务窗口、热情亲和的工作人员、随处可见的办事指南、公开的服务流程……市社保中心牢记“人民至上”的服务理念,以开展“五比五赛”活动为契机,紧盯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坚持问题导向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针对社保养老待遇资格认证业务服务的对象均为老年人,大多年老体弱、行动不便,且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等问题,市社保中心通过开展“党建+营商环境”“书记品牌”等活动载体,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上门认证服务,将领取社保待遇资格认证服务送到最后一米。
“我们在工作中发现有72名老人因行动不便,无法使用手机认证,形成超期未认证。”针对此情况,市社保中心开展特色党日——“上门认证解民忧,优质服务暖人心”活动,对辖区内重症、卧床等行动不便群众建立认证台账,通过上门认证帮助高龄、行动不便、残疾人、卧病在床等情形的老年人进行了社保待遇资格认证。“我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工作人员能特地赶来帮我完成认证,太感谢了。”90多岁的离休老干部拉着社保干部的手激动地说。
换位思考 让窗口服务有效率 更有温度
“窗口来办理业务的老年人居多,我们就从老年人的角度出发,尽量减少办事环节,为他们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帮助填写表格、准备花镜、准备备忘便签……每一件小事,都站在服务好群众的角度去考虑。
市社保中心通过“打包一件事”,切实减少群众办事环节,对符合退休条件的人员,在简化优化办事流程的同时,充分发挥“规范+贴心+便捷”的窗口服务效果,让业务服务规范化的同时更有效率、更有温度。
曾经有一位女士到综合窗口办理父亲的丧葬费业务,“当时她说不办退休了,直接领丧葬费。”据窗口工作人员张瑞瑞回忆说,女士看起来很憔悴,于是她就查询了女士父亲的参保信息,发现其工作单位已经为其父亲办理了退休申请业务。退休办理后,可以多领四个月的退休工资。考虑到办事人员的利益,张瑞瑞详细地向这位女士说明了情况,并向其介绍社保中心综窗服务理念,“首问负责”“退休一件事”等办事流程,帮助这位女士办理了各项手续。
当这位女士的银行卡内成功到账退休金及丧葬费时,她特意打来电话向张瑞瑞表示感谢,“要是没有你们,我早就放弃办理退休了,多亏了你们替我去协调办理。”
群众少跑腿 我们来办事
9月1日,某酒店在办理企业参保登记时,一位新入行的企业经办人员对企业参保经办流程不了解,工作人员史金承对其耐心细致地讲解,并指导其每一步如何办理,与大厅内人力资源中心的劳动用工备案、劳动合同签订窗口进行了对接。待所有事项办理完毕后,又手把手地指导该企业经办人员,如何登录“辽宁人社公共服务平台”,如何进行人员增减变动、如何进行职工基数申报,如何进行网上申报。
“五比五赛”活动开展以来,市社保中心全体党员干部本着一颗为民服务的热心、爱岗敬业的诚心、干事创业的决心,想群众所想,急企业所急,陆续出台措施举措,不断提升窗口服务质量,确保群众少跑腿、办成事,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