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系着经济大局。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人社保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就业与产业良性互动、民生温度与发展速度同频共振,全市就业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2024年,我市城镇新增就业11072人,职业技能培训12771人次,欠薪案件保持动态清零。
赋能“五个基地”建设
提供关键要素支撑
2024年,从军13年的冯伟鹏退伍后,选择来到妻子的故乡铁岭。从退伍到重新上岗,7个月的时间里人社部门为他推荐了10余家企业,最终他选择进入铁岭县一家科技制造业企业。积极为冯伟鹏推荐工作的是铁岭县人社中心,中心副主任乔榕是当地名人,近几年来,深入乡村社区、工厂企业,她参与市县两级直播带岗活动千余场,将大量用工信息和就业政策带到千家万户。
铁岭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专题培训现场。
千方百计服务企业、服务劳动者,就是对“五个基地”建设最大的人社支撑。
我市立足实际提出全力打造都市圈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基地、能源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基地、现代农业及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快乐文化”多元体验基地、节点型现代物流陆港基地的目标后,人社部门围绕“五个基地”建设创新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构建全要素人力资源支持体系。聚焦政策供给,实施惠企政策护航行动,兑现政策红利9018万元。聚焦人才引育,实施招才引智赋能、专业技术人才集聚、技能人才供给能力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助力4大行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1541人、高技能人才4007人。聚焦企业用工短缺,实施破解企业招工难、引领外出人员返乡就业创业行动,解决企业用工缺口5482个,农民工本地转移就业14.6万人,创历史新高。
“铁心等你来”
吸引人才来铁留铁
2024年10月12日,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组织我市重点企业走进沈阳工业大学及沈阳人力资源产业园。分别举办了“铁心等你来”2024年铁岭市重点企业走进沈阳工业大学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2024年铁岭市重点企业走进沈阳人力资源产业园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
我市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
走出铁岭来到沈阳深挖高校富矿,亮出政策、吸引人才。金秋时节,招聘会现场人潮涌动,讲好铁岭引才故事,发出铁岭引才“好声音”,招聘会让省城学子感受到了铁岭求贤若渴的真诚与热情。
“我们正努力,把铁岭打造成创业沃土,也企盼你回流,当一颗建设家乡的火种。”2024年以来,市委组织部和人社部门联手创新打造“铁心等你来”公共就业服务品牌,坚持“就业+人才”工作理念,实施万名学子留铁来铁行动,前三季度共吸引4376名毕业生留铁来铁就业。我市“汽车数据复原及压缩复原技术”创业项目代表我省参加人社部十年创业成果展示活动,也是我省唯一一个参展的青年创业项目。
人社“政”力量进行社区“微循环”
2024年春天,家住凡河新区官台新苑小区的冯义兰无意间发现社区门口挂着“零工驿站”的牌子。“我想找个工作,不能耽误接孩子上下学,工资待遇一千多就行。”冯义兰只是试着把需求告诉了“零工驿站”的工作人员,没想到几天后他们就帮着找了一份到附近学校食堂做小时工的工作。一名家庭妇女、一份零工工作,偶然背后是我市人社部门启动基层人社治理现代化改革,在改革推进过程中,不断探寻基层人社治理提质增效的生动实践。
铁岭技师学院获批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
在我市,覆盖到街道、社区的基层劳动保障所(站)早已有之,但受人员、场地、设施等因素影响,功能并不完善。阵地已有,如何升级?2024年上半年,人社部门在试点基础上,依托基层劳动保障所(站)嵌入式建设“舒心就业”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点、充分就业社区、零工驿站、和谐劳动关系服务驿站,因地制宜地将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劳动维权等服务下沉到基层,打通距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微循环”。
创新开展基层人社治理被纳入了2024年全市特色改革任务。截至目前,人社部门依托基层劳动保障所(站)嵌入式打造省标准“舒心就业”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点500个、充分就业社区50个;共梳理基层政务服务事项22项,配备人员1251名,基层平台办件16.8万件,发布就业信息1.1万条、统计求职需求6639条、开展技能培训162次,解决劳动维权问题166个;推行“一刻钟”就业便民服务圈,确保居民“足不出村(区)”就能办理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等业务。
稳住基本盘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调兵山市晓明镇居民李秀伟是一名肢体残疾人,40多岁的年龄就业十分困难。2024年6月,她向当地人社部门申请了公益岗位,一个月后成为当地镇政府的保洁员。虽然收入不高,但一年一万多元的养老保险费用由政府承担,李秀伟觉得生活的压力小了许多。
人社部门开展月嫂培训。
杨小丹女儿正在上高中,生活压力比较大,她一直想找一份收入多一点的工作,可是却苦于无一技之长。去年10月,她走进了位于铁岭县零工市场二楼的家政培训学校,经过培训成为一名月嫂,即使是一名新入行人员,月收入也可达到七八千元。
2024年以来,人社部门构建及时发现、优先服务、分类帮扶、动态管理工作机制,一对一精准帮扶困难群体就业,重点缓解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竞争力差、就业主动性弱的问题,共帮扶7314名就业困难人员、10572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安置零就业家庭成员193人。
与此同时,在强化欠薪问题源头治理方面,人社部门严格落实“一金三制”“人盯人、人盯项目”等制度,采取“大数据+铁脚板”“监察员包工地”工作法,督促总包企业落实工资支付保障各项制度,做到“开工一个,落实一个”,实现新开工项目“一金三制”在住建、交通、水利等工程领域全覆盖。省考核在建工程项目131个,“一金三制”全合格项目118个,合格率89.31%,位列全省第2。
2024年,人社部门以就业为导向,持续强举措、固机制、拓市场、提服务,着力打通求职、培训、招聘链条,推进数字赋能,推动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成绩斐然。
培育实用型人才
全力打造“技能铁岭”
2024年10月23日至25日,辽宁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大连市开赛,我市选手参加了在大连举行的所有赛项,最终在8个赛项中斩获3枚金牌、2枚银牌、6枚铜牌。
我市选手参加辽宁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
为积极备战这次全省职业技能竞赛,去年4月,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总工会联合印发《关于举办2024年铁岭市职业技能大赛的通知》,共组织开展22个竞赛项目,500余名选手参赛,经过层层选拔,相关赛项优胜选手最终入围省赛。
聚是技能一团火,散是创造满天星。数以百计、千计的技能选手,为铁岭振兴发展注入创新、创造的强大动能。而在这些技能高手背后,是人社部门为培育实用型人才的多措并举、不懈努力。
2024年,充分发挥铁岭技师学院社会化培训职能作用,全力打造“学院+社区(村)”培训联盟新模式,与社区(村)进行联合,面向重点群体开展针对性、实用性技能培训,更好地提升基层劳动力素质能力,留住现有人口。培训联盟开设家用电工、农用车维修、短视频拍摄等23个培训项目,已开展培训124期、4075人,相关做法被中国劳动保障报刊载;对接市场需求精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9075人次;铁岭技师学院根据产业需求新增专业2个,学院获评国家首批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