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由市财政局、市工信局联合举办的我市首贷业务政策推介会在铁岭金融广场举行。农业发展银行、工商银行、盛京银行等10家金融机构分管副行长、业务主管与8家有融资需求企业代表面对面沟通交流,引金融“活水”,畅融资渠道。中国人民银行铁岭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铁岭监管分局分管领导到会指导,并向与会企业介绍相关惠企政策。
交流中,企业代表逐一介绍了企业基本情况和原材料采购、扩大再生产等方面融资需求。针对企业关心的融资成本、合作准入等问题,各银行机构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回应:
“信用贷款就像大额信用卡,可以随用随还。”农业银行负责人说。
“瞄准企业倒贷流程长、成本高这一‘痛点’,我们邮储银行推出了无还本续贷,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与农发行合作,虽然准入环节严格,但是一旦形成合作模式,后期合作会很简单。”
“我们利用大数据,将收单流水、电费、ETC通行费用等作为授信依据。”建设银行业务主管说。
“我们浦发银行着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特别为专精特新企业量身定制了信用贷款。”
“工商银行大力支持本地特色农业发展,我看这次参会 的就有昌图亮中桥镇的企业,对于远近闻名的干豆腐产业发展,我们就很感兴趣。不光是‘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对于外资企业,我们也可以通过搜集海关数据,开发知识产权等类型贷款产品。”
除了与会企业,会前,市财政局提前做好“功课”,收集了我市17家企业的融资需求,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所在县区、企业联系人、联系电话、有无抵押物、贷款需求金额等信息,在会上发放给各家银行机构。各家银行机构表示,会后将安排业务经理,第一时间和与会及其他有融资需求的企业联系对接。
首贷,是指借款人从本地银行业金融机构首次获得的贷款。由于小微企业缺乏银企合作经验、银行开拓新客户成本高于维护老客户,首贷难是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体现。2022年10月16日,我市在市行政审批中心一楼办事大厅挂牌成立“首次贷款服务中心”“绿色贷款服务中心”“科创贷款服务中心”即“三贷”服务中心并开始试运行,重点解决辖区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首次获得贷款覆盖面低的突出问题,同时更好地为科创企业和绿色发展提供信贷支持,降低融资成本,助力企业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铁岭市分行每年安排2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储备额度用于支持“首贷”等贷款服务中心建设。2022年下半年,在市政府的支持下,中国人民银行铁岭市分行联合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铁岭市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首次贷款贴息实施方案》,按照首贷涉农企业1.5%、绿色低碳和高新技术企业1%、一般企业0.5%三档年化贴息率设置贴息比例,加大金融对我市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我市通过设立“首次贷款服务中心”、专场对接等途径,有效助力企业首贷融资,切实帮助企业了解贷款优惠政策,推动企业合理利用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实现高质量发展。年初以来,累计办理首贷业务211笔、金额1.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