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实验学校富力分校美育工作年度报告

来源:铁岭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4日

  一年来,我认真抓好学校美育工作落实。学校美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五育”并举,遵循美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立足学校规划要紧扣美,工作安排要突现美,教育过程要体现美,教研活动要围绕美,检查评估要总结美,使学生处在“立体美”的“大美育”之中,去感受美、创造美、欣赏美,达到师生生活、学习、素质更完美。切实抓好学校美育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二、学校美育工作基本情况

  (一)开足开全课程,抓好常规管理。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各中小学校按照《规定》要求保质保量上好美育课,按要求开齐开足音乐、美术课,经常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拓展教学内容,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艺术课程合唱、舞蹈、器乐、书画等,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较好地落实新时代的育人目标。每学期都能根据“课标”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并有效实施了教学计划。通过开展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和各类专业知识学习,吸纳新知识、捕捉新信息,相互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在教研活动中,老师们能认真上好示范课,进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二)大力加强美育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大对中小学美育的支持力度,按照美育课教学和开展美育活动的需要配齐美育教师,确保美育工作顺利开展。加强美育教师培训力度,为美育教师提供多种形式多内容的在职培训,提升美育工作整体水平。

  (三)加强活动阵地建设,夯实美育基础。加大资金投入,建好满足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需求的场地设施、专用教室,配备必要的功能教室和设施设备。添置现代化的艺术教育活动设施设备,建立美育器材补充机制,制定学校美育工作基本标准。积极开展课余艺术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艺术实践。面向全体学生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美育活动,符合青少年学生活泼、求异心理,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到这种美育活动之中,能够收到较好的美育效果。开展形式多样的比赛,给学生提供表现美的舞台。要让学生把自己对美的理解表现出来,就要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现的舞台。建立课余兴趣活动小组。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专长,建立课余美育兴趣活动小组,培养、发展学生的特长,深化、延伸课内学习,在某一方面获得更深层次的美感。

  (四)构建和谐校园环境,涵养美育文化。各学校以美感人,以景育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校园文化环境浸润学生心田,引导学生发现和感悟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在校园建设中实施美育。为了加强学生的美育教育,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在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走廊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策划,我们根据校园布局,设置了不同的文化(1)在原有的基础上合理布局校园设施,通过绿化、净化、美化校园环境,努力烘托一种清新、优雅、文化氛围及其浓厚的气氛。要让每一面墙会说话,真正让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生活的家园。(2)开展室内文化建设评比活动,布置好教室的墙壁、黑板,使每一间教室都有不同的内涵。(3)充分利用社会美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和依托团队阵地,广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让校园广播成为美育的宣传阵地。走进校园就会沉浸在浓浓的书香文化之中,感受到艺术气息无处不在。

  三、下步计划

  (一)深化教学改革。逐步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在学生掌握必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艺术专项特长。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持续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和基地,创作并推广高校原创文化精品,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努力培养心灵美、形象美、语言美、行为美的新时代青少年。

  (二)推进评价改革。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将测评结果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