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实验学校五育并举下劳动课程体系建设

来源:铁岭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7日

  依据课标三大类十大任务群的内容,整合我校及周边资源,制定了具有我校特点的劳动课程体系。

  其中班级特色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系统化、纵向化的局面。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和亮点内容以社团的形式呈现,也是对没有开展劳动特色班级的劳动内容的补充。

  此外,还有传统节日、主题式课程、跨学科等多种形式开展劳动课程。

  • 一、以劳树德 家校联合

  劳动+传统节日

  春节同学们一起包饺子、写春联,热闹的氛围让年味更浓了,同学情也在悄然增长。

  清明,是怀念亲人的日子,同学们遵照习俗做青团、吃青团,也体会思念的内涵。清明又是踏青游玩的日子,编柳、放风筝也是乐趣多多。

  端午到,粽飘香,端午节怎么能少了包粽子、编彩绳、折龙舟、做香囊这些传统仪式。

  中秋的月饼必不可少,漂亮的花灯也装满了美好的祝福。

  所以每到传统节日,同学们话习俗、赛诗词、制美食、做手工让传统文化浸润心灵,让劳动树德落地生根。

  劳动+生活

  家务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心态。教育就是一件事一直做。我校长期坚持开展家务劳动活动,在学校的日常生活劳动,从一年级起就坚持让学生自己做,然后把这种劳动意识辐射到家庭。

  为了让学生养成劳动习惯,我们制定了家庭劳动任务单,目的就是促使学生养成长期坚持劳动的习惯,而且家务劳动也是培养学生家庭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载体

  • 二、以劳增智  追求极致

  劳动+班级特色

  班级特色以手工制作为主,特别是造型类的手工,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更要有创新思维,设计制作的作品才会精美。比如泥塑、纸壳手工等,每一个充满创意的作品都是学生智慧的体现。

  而且以纸工为例,已形成一、二年级折纸、三年级剪纸、四年级刻纸、五年级衍纸、六年级插纸的系统化、纵向化的局面。

  三、以劳育美  硕果累累

  劳动不仅是一种创造美的过程,也是一种感受美、欣赏美的过程。在劳动中,学生需要细心观察、精心制作,从而创造出美的物品或作品,还要通过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任务或对劳动成果进行个性化的装饰和改进,这个过程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和成就感,还让他们体会到美的创造和实现的过程培养创造力。

  四、以劳健体  勤劳无比

  为了让学生不仅爱劳动、会劳动,还能真劳动,我校建立占地3亩的劳动实践园在这里,学校开展“知农时、懂农事、会稼穑”劳动实践活动。学生们从种一粒种子,栽一棵秧苗学起,亲身参与土地耕作、植物养护、蔬果采摘等实践过程,参与植物生长,感受收获快乐,体悟粮食的来之不易。

  书记、校长、老师会到实践园为学生讲关于植物的知识,种植的方法,劳动的意义。

  同学们还把成熟的蔬果进一步加工,做蔬菜沙拉、番茄酱、土豆泥、烤红薯等,形成主题式劳动课程。

  同学们通过查资料,做观察笔记,把初中生物书本上的知识搬进了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