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铁岭日报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04日
今年以来,开原市委市政府始终以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导向,紧盯问题短板、拿出硬核举措、坚持常态长效, 努力推动文明创建不断取得新成效
创建文明城 民警“在路上”
4月的开原,道路两旁柳绿花红,一处一景。无论是行走在城市街头,还是公园商场,环境卫生明显改善、交通设施完善、宣传标语醒目、道路畅通有序。
行走在开原市内,文明蔚然成风,交通井然有序。交警大队大队长李英明说,文明交通是体现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晴雨表”。创城以来,开原市道路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市民文明出行、交通井然有序,创城成效得到了市民的一致认可。这些成果,是开原交警大队民警着实下了一番苦功而取得的。
原来,尽管大多数驾驶人都能够遵守交规,但是行人和电动车闯红灯等问题,一直都是道路交通秩序管理中的难点。为了改善交通秩序,开原交警大队在快递外卖企业支持下,开展违章骑手轮值岗勤、路口纠违工作,并将该工作常态化。对行人、非机动车违章情况通过媒体进行曝光,同时安排违章行人、电动车驾驶员现场参加纠违工作,向全社会告知。针对乱停乱放三轮以上非机动车进行现场清理,张贴挪车告知贴。对所有骑手电动车粘贴扩大号,方便交警执法,组织外卖、快递等企业电动车驾驶员到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提升安全意识。同时,开原交警大队还在开原文化路、新华路等10个主要路口设置早晚高峰岗,现场纠正违章行人和非机动车违章行为,消除道路安全隐患。
为长效做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原交警大队针对违章停车问题,在城区设立了15个巡逻组,包街包路,定人定岗,对轻工大厅等易出现交通问题地点,安排专人专岗值守,彻底整治乱停车问题;全市所有学校采取定人定岗,保证主街主路在重点时段畅通;在部分路段施划单行线,并对原有单行线重新规划,同时采取增设停车位等措施改善交通秩序。截至目前,规划新增停车位约2450个。
针对城区交通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大队逐一列出问题清单,并通过进一步增加频次和密度、由主街主路延伸到小街小巷、延长执勤时间等措施逐项销号,持续优化城区道路秩序,重点整治道路交通乱象,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借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契机,将早晚高峰岗和定点整治工作常态化,将护学岗规范化,最短时间提升城区主街主路和小街小巷整治效果,规范停车秩序,确保文明出行。
全民参与 人人共治
规范的交通秩序,是开原市创建文明城市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开原市将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做到了上下一张图规划、一张网推动、一盘棋落实。
为了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走深走实,将其打造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幸福工程”,开原市委市政府创新实行的街路评比工作,通过“群众参与、遇事吹哨、快速协调、部门报到”,实现了“全民参与,人人共治”新模式。在城区街路评比中,综合执法、城发中心、交警大队作为街路被评分主体,市场监督管理局、住建局、辖区派出所为街路被评比关联单位,负责受理街长和社区居民反映的问题。针对辖区范围内沟渠、路灯、公厕、交通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原市主要领导亲自调度部署,定期举行联席会议,相关责任部门将悉数到位,现场明确具体责任部门、整改措施、完成时限等,做到任务到人,实现高效处置的同时,进一步形成百姓“共治理”“一起干”的局面。
在动真格清除城市“顽疾”的同时,开原市还加大了民生投入力度。去年,开原市更新城市道路10条、城市管网10.5公里,新建“口袋公园”13处、绿化面积4.1万平方米。新建5万平方米货车停车场,街路两侧施划停车泊位666个。改造公益广告356处,安装街路评比公示牌103块,城市街路美化亮化全面提升。同时,各乡镇也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老旧弃管小区等短板弱项,开原市组织全市近5000名党员志愿者及社会团体志愿者力量,全面下沉到弃管小区、火车站沿线等地,聚焦环境卫生大改善,有效提升了市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城市更加文明,人民的幸福指数才会不断提升。开原市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提升市民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以“攻玉精神”持续发力,聚焦短板弱项“精雕细琢”,持续推动文明城市建设提档升级,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