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铁岭市水利局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2日
近年来,铁岭市水利局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将水利金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探索投融资模式创新,有效拓宽水利建设资金渠道,为全市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
强化协同联动,实现信贷精准投放
深刻把握“两手发力”核心要义,坚持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市水利局积极搭建水利金融合作平台,组织召开“水利+金融”座谈会,畅通市、县水利部门与金融机构沟通桥梁。目前,已与10家银行、2家担保公司及1家保险公司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健全融资机制,引导信贷资源精准投向水利领域。同时,全力争取上级水利专项资金,有效破解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瓶颈,实现水利建设与金融发展的互利共赢。
拓宽融资渠道,推动水利项目建设
立足项目实际,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路径。一方面,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大力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水利项目建设和运营。例如,昌图县昌北农村供水(一期)工程吸引有实力的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与投资,有效缓解了财政资金压力;银州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项目在省农商行信贷支持下顺利推进。通过多种投融资方式的综合运用,有效解决了项目资金短缺问题,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此外,各县(市)区积极利用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农村供水工程建设。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投融资工具,有效保障了项目资金需求,有力推动了水利项目的顺利实施。
夯实项目储备,提升融资承接能力
为确保水利金融工作可持续推进,市水利局高度重视水利项目储备库建设。紧扣全市水利发展需求,系统梳理短板弱项,科学论证、动态管理,确保项目谋划精准有效。着力提升项目前期工作质量,指导各县(市)区精心编制方案,高效推进移民安置、可研、初设等关键环节审批,确保储备项目成熟度高、落地性强。目前,项目库已储备一批涵盖防洪减灾、农村供水等方向的优质项目,为后续深化水利金融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铁岭市水利局将持续推进水利金融工作,完善政银对接机制,探索更契合本地实际的水利金融创新模式,不断强化金融对水利建设的保障能力,为全市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为铁岭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坚实的水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