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铁岭市自然资源局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为切实做好“五一”期间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工作,根据辽宁省自然资源厅、铁岭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市自然资源局于4月30日至5月5日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专项行动,局长田雪带队深入一线督导解决问题,全市“五一”期间未发生地质灾害事故,实现了假期安全稳定。
一、高位统筹部署,压实责任链条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五一”期间东部地区有两轮强降雨,可能引发地质灾害风险,市自然资源局全面部署安排,4月30日早7点50分,局长田雪主持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省有关领导批示和省、市安全生产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五一”节日期间森林防火和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全系统深刻吸取省内外事故教训,以“隐患零遗漏、防控无死角”为目标,全面压实责任,会后迅速展开排查工作。会议还明确了“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包片、县区联动落实”工作机制,确保责任落实“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二、市县协同联动、织密排查网络
收到省厅《关于启动“五一”期间地质灾害日报告和开展隐患再排查工作的紧急通知》后,市自然资源局第一时间转发到各县(市)、区,要求各地自然资源部门压实工作责任,做好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再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及时上报。市局地质灾害防治巡查督导小组立即行动,局长田雪、副局长邢传凯深入到银州区大山咀子地质灾害隐患点查看现场情况,针对存在的风险隐患明确解决措施与方案。其他班子成员亲自带队“五一”期间深入到铁岭县、开原市、昌图县、调兵山市等县(市)区开展地灾隐患巡查。同时,加强与气象、应急管理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及时掌握气象变化趋势,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三、全面督导排查,夯实防控基础
注重最后“一公里”,全面织密巡查网络。本次排查覆盖了辖区内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人口密集区、交通干线沿线以及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对以往已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重点复查,确保隐患点情况稳定,对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风险的区域进行全面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排查过程中,采取专业队伍排查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方式对重点区域和复杂地段进行深入排查,并利用专业设备和技术手段进行监测和分析。同时,发动当地群众和基层干部参与排查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熟悉当地情况的优势,及时发现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本次排查共出动人员177人次,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392点次,新发现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0处。对排查的隐患点,均已建立详细的台账,明确了隐患类型、规模、威胁对象和防治措施。
四、深化长效治理、构建安全屏障
下一步,铁岭市自然资源局将以此次排查为契机,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持续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自然资源领域安全底线。一是强化隐患排查。密切监视雨情变化,重点围绕地质灾害隐患点、公路道路沿线、旅游景区、中小学校等关键部位,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巡查检查。切实加强隐患点动态更新管理,规范群测群防管理,对威胁大、险情重的风险区和隐患点,全面强化治理;二是强化监测预警。坚持各部门联合会商,精准分析研判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加密监测研判频次,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体系,保障发布无死角、全覆盖,进一步建立完善预警“叫应”机制和跟踪反馈机制,坚决做到有预警、有叫应、有行动、有核实,形成工作闭环;三是严格值班值守。进一步完善值班制度,加强节假日期间及今后的值班值守工作,确保信息畅通。一旦发生地质灾害险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抢险救援,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四是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