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铁岭市数据局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7日
为深入落实吉南辽北蒙东六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工作。市数据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级有关要求,着力推动社保、医疗、和企业登记等领域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一是签订“跨省通办”合作协议。2024在通辽市签署了《吉南辽北蒙东六市“跨省通办”合作协议》。根据《吉南辽北蒙东六市“跨省通办”合作协议》,铁岭市与周边五市共同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实现了跨区域、跨部门的政务信息互认共享。老百姓可以在户籍所在地以外的任何一个合作城市,享受到同等的政务服务,无需再为办理业务而长途跋涉。“跨省通办”政策的实施,不仅为群众节省了时间成本,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成本。不再需要为了办理业务而长途奔波,节省了交通费用等额外开支,实现了办事成本的大幅降低。
二是全面梳理“跨省通办”清单。围绕医疗、社保、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全面梳理办事频率高、反映最强烈、需求量较大、群众获得感强的事项。成熟一批,推出一批,公布一批。同时以市本级事项做为标准在与下辖7个县(市)区级沟通协商统一的“跨省通办”事项业务的可行性和具体实施方法,克服了由于行政区划差异较大,县(市)区与省级单位其职责范围和服务内容各有不同、不同省市间政府信息系统存在格式和编码不一致、不同省市的政策和制度规范存在较大差异等相关困难。
三是线上与线下同步推进。全力推进线上线下同步办理,在市本级和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要设置“跨省通办”专区,配备相应的设备和人员,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向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延伸。对法律法规明确要求必须到现场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在不改变原有办理事权的基础上,通办“收受分离”模式,打破事项办理的属地化管理限制,申请人可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置的“跨省通办”专区提交申请材料,窗口收件后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身份核验,通过邮件寄递至业务属地部门完成办理,业务属地部门寄递纸质结果或网络送达办理结果。同时建立异地收件、问题处理、监督管理、责任追溯机制,明确收件地和办理地的工作职责、业务流转程序等,确保收件、办理两地权责清晰、高效协同。充公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远程视频连线等功能实现收件预审、现场受理、发放证照文书等环节,同时完善政务服务邮寄管理机制,通过推行邮政邮寄业务,用“快递跑”取代“群众跑”,方便企业和群众寄递资料。
铁岭市数据局将不断完善“跨省通办”服务机制,打造便民利企的良好营商环境,切实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和人民群众获得感,为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添砖加瓦。一是建立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抽调业务熟练的专人组建“跨省通办”服务专班,建立“跨省通办”工作制度,并对专职帮办代办员的岗位职责、服务规范及服务流程进行重点解读,帮办代办服务工作进行详细部署。推行前台受理、后台审批协调联动机制,根据具体办事内容,加强沟通,及时解决协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方便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二是建立投诉机制,疏解办事堵点痛点难点。紧盯企业和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渴望解决,办事频率高,办件量大的事项,通过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好差评”系统、“12345”热线等倾听收集企业和群众意见建议,第一时间疏解办事堵点痛点难点。在内部设置专门人员负责“跨省通办”投诉监管,监督和完善跨省通办平台的各项服务,做到实时监控、反馈和有效解决问题,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进一步统筹政务服务与政务公开,及时公开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工作进展及成效。在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做好有关政策汇聚、宣传解读、服务推广和精准推送。通过政府门户网站,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辽事通”APP等多渠道宣传,不断提高公众知晓度和社会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