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铁岭日报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6日
精巧别致的紫砂壶、造型多样的脸谱葫芦、惟妙惟肖的创意剪纸、创意十足的瓷器……走进铁岭文化产业示范园,浓郁的文化创意气氛扑面而来。设计雅致的展销中心、墨香十足的书画一条街,给人以清新脱俗的艺术享受。
坐落于铁岭市物流城F区的铁岭文化产业示范园建于2013年,目前是辽宁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辽宁省文化产业“一县一品牌”示范项目、铁岭市重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近年来,园区结合铁岭文化底蕴和特色进行提档升级,以书法、绘画、紫砂陶瓷、工艺葫芦为主导产业,打造完整的文创产业链,突出铁岭特色,使产业集聚效应更加显著,创造更多的附加值,发展形成新的文化地标。
“一站式”服务文化创客
“园区自运营以来,以强服务、强功能为中心理念,通过‘一站式’‘保姆式’服务,统筹利用现有资源,积极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立体服务。”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给予房租优惠;在资质、执照办理等政策方面给予指导;开辟快速通道,免费为入驻企业代办工商注册登记,同时,进一步整合人才及资源优势,争取政策扶持,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等综合创业服务,解除入驻企业的后顾之忧,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我入驻园区已经4年了,在这不仅方便我们画家之间进行创作交流,而且园区提供的水、电、网、取暖、物业等基础设施服务也非常给力。”画室中的张丽芬正在扇面上创作手指画。“这个是与汽车企业的合作订单,我创作的手指画扇子作为伴手礼赠与汽车买主,此外,我还与景区、土特产品等企业合作,自从来到园区,洽谈手指画商务合作非常方便。”
自建立铁岭画廊以来,园区充分发挥书画艺术资源优势,不断探索书画产业全链条发展,“以创促建”“以创促发展”,统筹推动书画产业健康发展。累计举办文化交流展会30余次,展出作品5000余幅,接待参观者40000多人次,大铁岭画廊已经成为铁岭书画爱好者的重要活动平台之一。
目前,园区入驻文化类企业47户,有国家书协、美协、作协会员10余人;省美协及省工美大师20余人;市美协、作协20余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为入驻的文化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环境,打造‘创业+文化’基地升级版,打造铁岭文化产业新名片。”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本土文化为底蕴
牢牢把握地域文化特色,创新文创产品设计是铁岭文化产业示范园发展的重要元素。在这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美术剪纸与生活美学相结合,衍生出一系列特色文创产品。在这里,紫砂产品除了展现精湛的传统工艺,还与铁岭书画艺术相结合,发掘更为广泛的产业价值,展现出了新的姿态。这里的葫芦不仅可以变成“圣诞老人、樱桃小丸子、Hello Kitty”等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还能将我国最古老的社火脸谱绘制其上,多层次的图案、粗狂的造型、浓烈的色彩、奇特的想象,既单纯又细腻,葫芦社火脸谱以其独特的内涵呈现了最原始的吉祥寓意。
400平方米的“铁岭好礼”展销中心展销工艺葫芦、紫砂产品、书法、油画、水彩画、工笔画及其衍生品、剪纸、手串、拂尘、岫玉、玛瑙、辽砚等200余类文创产品。
“我从小就跟我母亲学剪纸,剪了几十年了,园区刚建立的时候,我就入驻了,我的剪纸作品多次参加省、市的展览,我希望能将咱铁岭的剪纸艺术一直传承下去。”铁岭市满族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商耀文说。
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的铁岭文化产业示范园文化氛围浓厚,综合实力与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正逐渐成为铁岭市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生力军、排头兵。